水门玉山七佛城
发布:2016-02-20 17:35:15来源:霞浦摄影网
一座城,围在福建省霞浦县水门乡千米的山之巅,成于千年前某个杜鹃烂漫的季节,此地,既无车水马龙,更乏灯红酒绿、市井喧嚣,这悬于天地之间的孤城,也许饱受太多时光与烟云的浸染,如今沉淀下来的,只是一片悠悠的静!
那山,俗称玉山,而盘踞山顶的那座城,却是个深具禅机的名字:七佛城!
周长不到200米,高仅丈余的城墙,完全是大大小小、斑斑驳驳、了无规则的石头砌起来的,这样的一座城,堪称世上最小的石头城!
七佛城的名字,源于一个人生空幻无奈的典故。公元830年,一个平淡得不值史家浓墨以书的年份,那时,大唐的烛光已历经200多年的风霜而渐显黯淡,大好河山开始褪色……7个跋涉万里、远赴长安赶考的读书人回来了。原本都是家乡的才子,同是族人用灯油钱供养读书的,不料却一律榜上无名,心中的彷徨、郁闷、凄凉,可想而知。返乡的路,刚好从玉山脚下经过,此时虽然国势颓然,但这座濒临东海、远隔皇城、躺在自然怀抱的玉山,还是充满生机的。正是春天,盛开的杜鹃花,漫山遍野,在悠悠天地间渲染出一幅流丹飞艳的图画。已是近乡情更怯的7个读书人,在大自然面前陶醉了,他们萌生出一种相同的思绪:与其无颜回乡,不如绝尘离俗,从此与山花相伴,求得人生永恒的大境界。
因了这7个读书人,便有了这座七佛城。
冲着那个名字、那个典故,千年后我特意前来寻访这座小小的城。不是选在春天,而是满山荻花瑟瑟的深秋时节。
靠近城门,但见石砌的城墙上,大多为灌木与花草包围着、点缀着。开花的是芦荻,从城头到山间谷地,望过去白茫茫一片,竖立时如银色的羽镞,俯首时却似温柔地拂手,摇曳处透出相思一般的微芒,那无疑是阵阵秋风来回浸染与抚摸的结果,无言中似在诉说秋的无边深意!花期早已过的杜鹃,那是玉山春日的后妃,此时不敷色彩,光环脱尽,反而轻松自然,一派沉静。
小小的七佛城里,只有一座小小的佛寺,寺因山名,乃称玉山寺。
在江南的万千寺庙中,这玉山寺其实无甚奇处。一样是红的门,一样是红的墙,一样是歇山重檐的屋构。墙上大抵是仙鹿、罗汉之类的画像,色彩都很鲜艳。寺门前的对联曰:东来紫气玉峰千载圣地,西映祥光七佛同日飞升——那早已绝俗而去的七子,对这副联中表露出的歌功颂德味道,该是欣耶,抑或悲耶?
走出寺门约十步,绕过一座铜香炉,迎面是一片斜斜的石壁。灰褐色表面上,长着浅浅厚厚的青苔,显出年岁深远的苍古意味。登壁而上,那些刻得很深的“浮莲”“月窟”“同日飞升”等摩崖隶书,纷纷跳入眼帘,使人不时想象这儿曾是隐者的世界、神仙的乐园。城墙的南段就从石壁的上面蜿蜒绕过,从墙上眺望天边的云彩,忽明忽暗,一会儿悠悠飘来,一会儿又悠悠飘去,仿佛漫游的精灵,或者干脆就是千年前7个读书人的幻影。只是我惶惑了:不知当年那7个读书人,在远离世人的隐居与修行中,是否真的找到人生的归宿,找到幸福的感受,或是否就像岩壁上的石刻告诉我们的——“同日飞升”了!
晚风起时,我们怀着莫名的怅然离去。正值夕阳落山,一轮血色的大圆盘,缓缓坠下,落日四周的烟霭,悠悠忽忽地升起,不知不觉中笼罩了山野和树林。峰峦上的金边渐渐消失了,山谷倏然成空,空谷中传来一两声飞鸟的鸣叫,环绕在我们身后,侧耳听去,仿佛一直回荡在过去千年的时空之中!
来源:《作家笔下的霞浦》 作者:刘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