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霞浦.千里海疆行(第三、四集)

发布:2016-07-25 08:59:19来源:霞浦摄影网
第三集《道教名山》

这是霞浦滨海第一高峰,古称高平山。它屹立于东吾洋之滨,灵山秀水,犹如海上仙都。每天清晨,南天宫的王道长都会伴着天光吟诵经咒。他们称之为早课。这样的仪规,已经不知持续了多少年。自从踏进山门,信徒们都给自己选择了一条异于常人的路。这条路"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道德经》),或许难以被一般人理解,但这就是修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700多年前,一位道教宗师的来访,让这座普通的山峰披上了一层神圣的面纱。这位道仙的名字叫葛洪,而这座山从此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葛洪山。那么,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当年远隔千里的葛洪,怎么会跋山涉水来到霞浦修道炼丹?如今的葛洪山都留下了哪些印记和千古传奇呢?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出生于现在的江苏省句容市,是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自幼熟读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他天赋极高,遍求丹术,终极一生地探寻得道成仙的方法,包括蕉城霍童山在内的全国许多名山大川,都留下了他修道炼丹的传说。
咸和二年(327年),44岁的葛洪得知南方盛产丹砂——这是炼丹最主要的原材料,他于是决定南下,寻求仙丹与不老之术。由于路途遥远,葛洪选择了当时最便捷的交通方式,通过水路,乘船而行。当途经东吾洋时,葛洪看到远处的高平山若隐若现,宛若仙境,他不由停留了下来。
福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三山志》有这样的记载:“高平山,俗传葛洪尝游其上,有丹鼎、丹灶。”
绍定五年(1232),南宋进士韩伯修,曾写过一首七律《洪山》,对葛洪造访霞浦有这样的描述: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名知道葛仙翁。
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
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屋石帡幪。
我来整履层巅上,无数群山立下风。
为了探访葛洪山的奥秘,摄制组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徒步进山,一探究竟。山路崎岖艰险,但登高带来的景致也异常壮美。攀岩两个小时后,山路已经被灌木和杂草淹没。我们只好艰难地穿行。这时,一个形似乌龟的巨石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龟头、龟背的形状十分明显,龟甲的纹理既像天然,又似乎有人工雕凿的痕迹。 
在龟岩的附近,我们发现了一处隐蔽的石洞。据说,石洞中的许多矿物质,正是炼丹的基础材料。那么,除此之外,山上有没有传说中葛洪炼丹的遗址呢?经过搜寻,在距离石洞不远的一处石崖,我们有了新的发现。
1700多年前,葛洪或许就在这里架起丹炉,开始了冶炼仙丹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如今看来,虽然追求长生的炼丹术有些虚无,但正是基于这种实践,葛洪对原始化学、医药学和养生学的探索,成果丰硕。
得益于葛洪等无数先人千百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中医学研究不断取得重大成果。2015年10月,85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女士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坦言,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个治疗疟疾的偏方,让她受到启发,从而成功提取出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葛洪山下的洪江村,有一座道观,观里祭拜的是村民共同的信仰:葛仙翁。或许是传承了道教“尊生、修生、保生、贵生”的养生理念,洪江村有了“长寿村”与“美人村”的别名。 
村里寿星多,人们便把城堡围城寿桃状,村巷布局成繁体的“寿”字形,因此洪江城堡又被称作“寿桃城”。
颇有意思的是,洪江村还自古出美女。民间流传着“洪江诸姆勿要拣”的说法,意思是到洪江村找老婆,不用七挑八拣,随便哪个都非常漂亮。从这里走出的美女洪琪儿,曾获“福建省首席模特”、第9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季军。当地人把洪江出美女,归结为美人镜的传说。
这座屹立海岸边的巨石就是传说中的美人镜,石头正中确有一处平整的圆形凹陷,形似一面镜子。村民说,直到现在,村中哪家想生一个漂亮的女娃娃,都会来这焚香祭拜。
葛洪山下的这座小村庄,似乎很自然地完成了人们关于健康长寿、关于美丽容颜这样最为原始朴素的人生理想。
韶华易逝,人生苦短。悠悠天地间,茫茫人海中,我们的言行举止是否合乎自然大道?也许,保持生命永久活力的奥秘,一直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更在我们的心中……

第四集《汐路之桥》

这个镶嵌在霞浦东吾洋近岸海域的袖珍型海岛,面积仅0.1平方公里,名叫竹江,当地人也称之为竹屿。
宋建炎元年(1127年),张氏先祖从福州乌石山迁入竹江岛,至今已繁衍30多代。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又有郑姓和陈姓迁入,现在已有500多户,3000多人。
张氏先祖刚迁来时,竹江还是一个荒岛。先人们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所需粮食、蔬菜、柴火以及生活用品,都要靠船从岛外运进来,生活十分不便。当潮水退去,航道受阻,滩涂就成了一大障碍,遇到急事或者出现危重病人,人们只能望洋兴叹。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岛上居民的特殊风俗,亲朋好友如果来访,来去尽可随意,主人一般不会客套挽留。
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竹江村的汐路桥应运而生,因为是建在滩涂上,涨潮时没于海水中,退潮时才能行走,故称为汐路桥,既是路也是桥。
在中国,修桥铺路不仅是一项工程,它更是行善积德的象征。当地的一位廪贡(资历较深的秀才)郑启昂一生勤俭持家,理财有方,在岛外购置田产,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嘉庆十六年(1811年),郑启昂决定拿出巨额资金,为民修筑路桥。
受潮汐的影响,在滩涂上铺设桥石,每天只能借助退潮后的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人们不难想象,在缺乏先进技术与大型机械设备的清朝,实施这一工程是何等地艰难!这样的条石,每一块都重达二三百斤,需要两个劳力才能抬得动,每一米路桥,至少需要12块条石。而有的地方竟然足足铺了6层。路桥越往海中延伸,抬石头的路途也越远,且淤泥也越深,施工难度越大。考虑到潮水回流的规律,当时还修建了6座这样的石桥,其中四座桥有上下两层桥洞,最高处2.9米。当时的工程建设者,为了使汐路桥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海蛎的方法,来凝结固定石块。这种运用生物加固桥梁的方法,古今中外,实属罕见。
在潮起潮落中,汐路桥时隐时现,亦桥亦路,成为十分罕见的海埕石路桥建筑奇观,它也是国内现存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二三月间,在竹江村悠长的老街里,到处都堆满了这些外表平淡无奇并带着海腥味的“壳包肉”。
获取美味的过程全靠手工,挖蛎妇女的刀功出神入化,手起刀落,一撬一抠,蛎肉就可剔出。
竹江人认为,是他们的郑氏先祖改进了海蛎的养殖方法,郑洪图是竹江郑氏第九世,为明朝嘉靖年的举人,曾任江西杜昌县知县。他的《蛎蜅考》相当于一篇农业科学论文,首次详细记载了竹扦海蛎的养殖方法,对这一技术做了经验总结。
竹江的老街深处,有着最传统的海蛎小吃,品质上乘的海蛎个头小、略带墨绿色。同一种食材,在徐玉华的手里可以幻化出近10种不同的做法,油炸、干煎、红焖、煲汤、、、这是竹江人最为隆重的海蛎宴。


古人说,秋风起,乃思菰菜羹、鲈鱼脍。不管身在何处,家乡的味道总伴着母亲煮的饭菜,在记忆中飘香,成为游子们隔山隔水隔不断的思念,令人倍感温暖。这种温暖在时间中汇聚,凝结成一种叫乡愁的深情。
霞光满目,烟波浩渺。夕阳下的汐路桥,横跨大陆与小岛之间,仿佛是一条披在海上的缎带,又像是大地母亲牵着孩儿的手臂,时刻提醒着远离家乡的孩子,那是家的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