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千里海疆行(第五、六集)
发布:2016-07-25 09:08:52来源:霞浦摄影网
第五集《古堡雄关》
相关热词搜索:
城堡,古代战乱的一个历史符号。在中国,最早的“城”和“市”是完全分开的,“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而“市”指的是进行交易的场所。如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割让多少座城给秦国,这里的“城”指的就是城堡,而不是后来的城市。
闽东海岸线绵长,自古为海防重地。闽东沿海特别是福宁州(今霞浦)一带,历史上频频遭受倭寇侵扰。修建城堡无疑成为抵御外侵的一项重要措施。史料记载,明嘉靖20多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攻城掠地、杀人越货,几十座城邑被克,数十万人被杀。当时的福宁州本州(今霞浦)是闽东最为繁华富庶的区域,因而成为倭寇劫掠的重点目标。城堡,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大规模修建起来。《福建通志》记载:“乡人始知有城堡之利,而沿海五十七堡,次第筑云。”明朝年间,福建省沿海的城堡不过57处,而霞浦县就占有40多处,是全省城堡最多的县份,故被考古学家誉为“古城之乡”。
霞浦县大京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福建北上南下的重要通道。明洪武20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诏在这里设立千户所,其规模远比其他千户所大,成为福建沿海十二个千户所之首。史料记载,当时明朝实行的是“内驻军,外住民”的军事政策。城中的官兵以1200人组成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每百户下辖2个总旗各50人,总旗下辖5小旗各10人。
大京城堡城墙周长2800多米,高6.5至9米不等,墙面宽3.6米,座基宽5.6米,内为夯土,外用花岗岩砌成,设有东、西、南三个城门。这三个城门,东为瓮城,也叫双重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城门,与城门成直角,可以有效地防止攻城槌等武器的破坏。纵观各地千户所级别的古堡,一般都设有四个城门,而作为十二千户之首的大京城堡为何只设置了三个城门呢?原来,在大京城堡的北部,有一个隐秘的设施。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发现在城堡北部溪流的上端,有一个深邃的涵洞。
明代乡人,曾任广东廉州府通判的吴垔(yin,第一声)在《续大金(即大京)所拓西南城碑记》中写道:“拓大金(大京),固所以巩福宁之藩屏也;巩福宁,固所以执全闽之喉舌也”,这充分说明了福宁州本州(今霞浦)的战略地位与大京拓城的重要性。当时,战事频发、海边又缺乏石块等建筑材料,要垒石拓城,实非易事。而同仇敌忾的民众,则不惜代价,纷纷出资出力,有的家族甚至连祖坟外部的石头都拆下,以做城石。
与此同时,霞浦沿海的其它村镇,在倭寇侵扰最频繁的明朝嘉靖年间也纷纷效仿,筑墙筑城抵御倭寇。位于长春镇的传胪城堡,城堡呈正方形,周长640米,高5米,城门外圆内方,城门眉顶嵌有“皇明方伯里”的碑刻。史料记载,明正德九年(1514年),村人林遂进士及第,衣锦还乡,当他得知家乡没有城防设施,屡遭倭寇侵犯,便倾囊而出,还将夫人的凤冠霞披卖掉,充作建城资金,带头发动村民修建城堡。
让人惊奇的是,霞浦境内除了沿海村落围村筑城外,就连深山腹地的村庄也有城堡的身影。位于牙城镇北隅的文洋城堡,是霞浦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堡之一。古堡呈半月式,城墙顶部遍植榕树、松树、樟树、楮柴等,四周翠绿浓荫。阳光透过枝条,照射着白墙黑瓦,映衬出这里的安宁与平和。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处,风雨如磐,历史如烟。盘垣山间的是桃城、七佛城、观音亭寨等腹地城堡;守护海疆的是牙城、长春、沙江、溪南、下浒和松港等沿海城堡。登上古堡远眺,目之所及是岁月的沧桑,遥不可及是历史的长河。在海风的吹拂中,往昔的峥嵘岁月渐渐冷却,只留下了百经沧桑的古树青石。人在城中喧闹,城在人心里屹立。那些被时光送走的日日夜夜,永远镌刻在世世代代的心里。
第六集《海上女神》
2016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是海上女神妈祖1056周年的诞辰。这一天,在霞浦沙江镇的竹江村,这个面积只有0.1平方公里的小岛,迎来了当地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渔村神会”。竹江村四面临海,村民都以海上作业为生计。他们的张氏先祖于宋朝建炎元年(1127年)从福州迁入时,把妈祖神像供于小船之中带入竹江,从此,妈祖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一面精神旗帜。
竹江村的神会至今还延续和保留着传统的形态,它以妈祖巡境、妈祖走水、上演酬神戏为重点,不仅规模大,时间长,而且影响广。民国时期的《霞浦县志》曾形象地记述了竹江村的妈祖祭祀活动:“夜夜击鼓竽,景足乐也”。1000多年来,从中国东南沿海漫长的海岸线到台港澳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逐渐根植于民众心间。据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6000多座,信众达2亿多人。仅霞浦全县,大大小小的妈祖庙多达36座,居闽东各县市区之首。尤其难得是,并不靠海的畲族村庄半月里,这里的龙溪宫也供奉着妈祖,据记载,这是全国其它畲族地区未曾见过的景象。那么,妈祖果然真有其人吗?她又如何走上神坛,成为中国古代最具威望的航海保护神呢?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莆田的湄洲岛上的一户林姓人家诞生了一名女婴。说来奇怪,她小时候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啼哭吵闹,“自始生至弥月,不闻啼哭”,一直到她七八岁时,才开口说话。于是,父母为她取名“林默”,长大后,当地人都称她 “林默娘”或者“默娘”。从小便懂得行善济人的林默娘一天天长大,而她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扶危救难史,每到危急时刻,一位翩翩少女飘然而至,轻舒长袖,风浪顿时停息。
公元987年九月初九,28岁的林默娘羽化成仙,登上一块巨石,化为云霞,缓缓升天而去。霞浦松山的人们则认为,林默娘化成了血木段,松山村民以此雕刻塑像,至今保存。当然,林默娘这种形象的提升,还要归功于宋徽宗。《宋会要辑稿》记载:公元1123年,宋徽宗赐封“顺济”二字作为林默的庙额名号,这使得原本只是民间信奉的神明,第一次受到了官方的认可。
这里是霞浦县近郊的松山村,也是距县城最近的一个出海口。当地渔民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出海之前,必定要到妈祖庙里虔诚地进香祷告,并求得一面令旗和香囊,暗示妈祖佑护航程。每条船上都有妈祖的神像,等到鱼虾满舱、平安归来了,渔民们一定会进庙祷告答谢。
今年30岁出头的陈杰,却已在松山天后行宫作了11年的义工,他负责天后行宫的日常管理,还负责重大神节的策划与筹备。陈杰说,从小他就在妈祖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弘扬妈祖大爱的精神,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在松山,妈祖的传奇无处不在。这里有着“东去无边海,西来万顷田”的地势条件,历史上的松山曾是海上军事要地,设置过水寨烽火台、炮台等军事设施,历代都有巡检官在海面执行巡查任务。相传宋初,妈祖的父亲、都巡检林愿因平定海寇曾经驻防松山,后来他与当地的王氏(一作陈氏)夫人成亲了,生下了妈祖。因此,松山的百姓认为,松山是妈祖的外婆家,妈祖也曾经在此寓居过,“天后行宫”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据考证,把妈祖庙称为行宫的,全国只有两处(另外一处在山东)。松山的天后宫既是闽东建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妈祖宫,也是福建省内第一个天后行宫。
“三月二十三,阿婆走水在松山”,这是以前的传统。现在,松山的村民结合当地特色,把“走水”这一仪式放到了端午节期间举行。
在热闹的庆典活动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妈祖慈祥、温婉的容颜,感受到了她扶危济困、德泽如春的品质福佑。1000多年来,妈祖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航海之灯,成为一种海洋文化的象征和人们无法割舍的亲情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