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大师纪念堂
公元八〇四年(唐贞元二十年,日本延历二十三年),三十一岁的空海,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船来中国。但启航后不久,海上刮起风暴,同行的四艘船失散,在海上漂流了三十四天,受尽惊险,历尽艰辛,于同年八月十日在福州长溪县赤岸镇海口登陆。
空海一船漂到赤岸海口时,因是海上遇难船只,村民发现后极为关怀,一面供给衣食,一面派人禀报镇衙县署,当时镇将杜宁和县令胡延沂亲自率领官兵民众前来接待。空海精通汉文和汉语,周旋在中日主客之间。由于日本使团的文书凭证和贡物均在另一艘副大使船上,空海就在赤岸替大使写了《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其文辞恳切,感情真挚,让当时负责接待的唐朝官员很为感动,于是为日本船队提供了不少的方便。因当时福州刺史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空海及船只在赤岸停留了41天,于9月20日乘原船从赤岸松木臭墩埠头开船,驶向福州。
空海一行于同年12月21日到达长安,从大师惠果学习密宗,深得“唐密”的真谛。在唐期间,空海还从韩方明研习书法,字体仿颜真卿体,汲取其行书道劲郁勃之精华,复经锤炼,自成一体,颇得草书之妙。空海在短短的两年中,能广采中国各方面的先进文化的成果,不仅是由于他刻苦学习,还终于他善于鉴别和取舍。
空海大师是日本真言宗的创始人,公元774年出生在日本赞歧国(也就是现在日本的香川县)一个贵族家庭,俗姓佐伯,幼名真鱼,天资聪慧,有神童之称。15岁随舅舅阿刀大足学习《论语》、《孝经》,后来到京城大学就读。在大学期间,空海特别酷爱佛教。23岁时他放弃本可进入高官行列的仕途,到和泉(大版县)的槇尾山寺削发当沙弥,法名为教海,来中国前,在奈良东大寺的戒坛院受具足戒,改称空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从唐朝传来的《大日经》。因为看不懂《大日经》中的梵文咒语,在日本又得不到解答,于是当时只有31岁的空海胸怀抱负于公元804年(唐贞元二十年,日本延历二十三年),跟随日本的第十七次谴唐使船于5月13日从日本难波津解缆,踏上了他入唐求法的漫漫险途。然而,风浪无情,船队不幸在海上遇到了飓风,“随浪升沉、任风南北”,“水尽人疲、海长陆远”,“出入生死之间”,同行的4艘船失散,两艘沉没,一艘漂到浙江明洲(今宁波),空海和大使藤原葛野麻吕所乘的一艘船只在海上漂泊了34天,受尽惊险,历尽艰辛,于同年8月10日在福州长溪(今霞浦)县赤岸镇以南海口松木臭墩登陆得到赤岸村民的救援。所以说没有赤岸就没有后来的空海,就没有后来的日本真言宗。正因为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机缘,赤岸被现在的日本真言宗信徒尊为“空海遇难、漂着的圣地”,因此每年都有大批日本僧人和游客前来朝圣旅游。
“空海大师纪念堂”是由中日双方出资于1994年5月21日建成的。它与1984年在西安青龙寺遗址兴建的“惠果、空海大师纪念堂”遥相辉映。绿草如茵宽广平坦的空埕右侧竖着的两块石碑,刻着建盖该堂经过和有关单位及个人芳名的碑文;左侧也对称地竖着两块石碑,一个是新居祐政先生的《赤岸镇赞歌》七言排律一首,另一个是高野山大学教授静慈圆写的“重访赤岸”七言绝诗四首:“高野残香冻未消,闽江桃杏正娇娇,兹行不为寻芳去,开祖苦心共此朝;求法不辞千里遥,漂流赤岸骨心销。多亏禹域贤义士,东土得传真密苗;别后经年又及春,轻飞梁燕拂清尘。长溪千古今犹昔,百代遗芳说苦辛;依依杨柳偎东风,赤岸桃花艳里红。遗迹依回千载亿,芳丛处处泪盈衷。”沿着笔直的朝拜道我们就来到了“空海大师纪念堂”的正殿。殿堂上横挂着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书写的“空海大师纪念堂”匾额。纪念堂正殿分为前厅和后厅,一进前厅您看到立柱上有两副对联:“往古今来斯道宣息,善邻结义相贵通聘”和“永结和平硕果青龙化雨润扶桑,长开友好鲜花空海登赤岸”。这两副对联的意思是:因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空海登陆而开始的中日民间友好往来,将永远延续下去;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也将因霞浦赤岸、西安青龙寺、与日本高野山金刚峰寺作为中日友好的纽带而永远凝结在一起。殿正中端立着由日本国运来的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高1.5米空海大师雕像,空海大师身穿袈裟,面目安详,口中似乎还念念有词。雕像的前方摆设着供奉礼品和长明灯、花瓶、香炉、烛台等一整套法器,每一次日本信徒来到这里都要用这套法器做法事,表达他们的虔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