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形如金靴,清代传教士拍摄的霞浦城老照片

发布:2020-06-12 12:40:22来源:霞浦摄影网

城,它不仅有着军事和防洪功效,更是封建统治秩序的象征。
“霞浦”城,就是福宁州府衙门所在地,与大京、吕峡等三十多处明代海疆防倭城堡有着本质的区别。
明洪武三年,筑城,历代重修、扩建。清政府倒台之后,城垣便失去了封建皇权庇护,当人们发觉难以抵御现代化武器进攻时,古老的城垣便成了部分人眼中“障碍”。古老的华夏大地,掀起一股“拆城”热潮。直到9.18事变,以杨杰为代表的国民政府高级将领提出“城垣抗战”策略,国民政府采纳,并出台保护城垣相关政令,拆城风潮得到遏制。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城垣抗战策略”本不是沦陷主要原因,却被拆城派无穷的放大。历史总是如此诡异,还是国民政府,他们总结经验得出,为了赢得抗战胜利,需充分发动民众,实施坚壁清野,打破敌人以战养战策略。城垣在以往作战中,因不利于我,反有利于敌,成为资敌物资,因而列入“坚壁清野”策略中,定为应拆之物,并通令全国实施。
霞浦,因偏安一隅躲过第一次拆城风潮,却躲不过这次风暴。县长张丹崖接省府命令,于1939年8月,以抗战所需,组建拆城委员会,在拆城过程中,所征民工日常给养为主要财政开支,然而,大部分战区及省政府并无承担拆城经费之意,规定“将所拆砖石变卖,充民工费用”,故筹集经费的任务自然转移到地方县府。而在战乱环境下,“砖石变卖”困难诸多。最终动用积谷、征收代役金及费用摊派成为各县弥补财政亏空的重要方式。张县长一面向省府报告要经费,一面向老百姓摊派。
为国家,霞浦人民一向是慷慨的。可就这位张丹崖县长却再其中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监狱。经过这一次大规模的拆除,霞浦城墙所有城垛被拆除,仅剩城基。解放前后,在原有北面城墙基础之上几次的修整、拓宽,古老的城墙最后为“六一七路”代替。直到两千年之初,霞浦的有识之士,还在疾呼保护原县气象台前剩下的一段城墙,可是终究抵挡不住现代铁骑的践踏,一夜之间,一个叫东吾华庭的小区拔地而起。

微信图片_20200612123333.jpg


微信图片_20200612123343.jpg


微信图片_20200612123348.jpg

从此,霞浦城,一个形如金靴的城,彻底成为历史。(图一:清代传教士拍摄的霞浦城;图二:霞浦县志城域图;图三:霞浦拆城委员会摊派经费收据)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