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民俗 列表

让你懂得竹江更多的历史文化

发布:2018-05-16 16:32:04来源:霞浦摄影网

                            七律 . 咏竹江

                                 王龙华

          东虎洋中一岛孤,沉浮涨落世称殊。

          桥横江底连双地,堡筑山巅守众庐。

          牧海耕渔八百载,育梁培栋万千株。

          而今瞩目观光客,劈土开疆竞宠疏。

                                          2018.5.8

IMG_8063

                  竹江先民发明了竹蛎养殖技艺

        《霞浦县志》记载:竹江是个孤岛,无田可耕,无山可垦。岛上居民主要靠捕渔为生,明成化年间废渔,开始尝试养海蛎。       

        起初,先民们取深海牡蛎之壳布于泥沙之中,待天时和暖,水花孕结而蛎生壳中。次年,取所生残壳再布泥沙中,反复生蛎。岛上居民就靠此蛎蜅谋生。但是因为海蛎鲜美,鱼蟹常常吞食。村民就用石块围住海蛎养殖海域,但大浪又会将石块冲走,因此,海蛎产量极低。后来,岛上的居民便用山上竹子围插养殖海域。不经意间,却发现竹竿生出大量的海蛎,而且比蛎壳生蛎更好。于是,先民们便将竹子每根截成三尺余,插进滩涂中。第二年,竹子长出许多海蛎。后来,人们叫这种方法养殖的海蛎为竹蛎。

        竹扦养蛎技艺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海蛎的产值,不仅富裕了全岛居民,也推广到沙江、涵江等南乡一带及邻县乡镇。福建沿海乡镇也纷纷效仿,覆盖面广泛,影响力深远。目前,由郑氏后人申报的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已获“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近代,竹江村的渔农们,在竹扦海蛎养殖技术上,又发明了挂蛎养殖技术。挂蛎技术不仅省时省工,产量也大幅提高。既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之需要,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IMG_8064

                《蛎蜅考》——一部伟大的著作

        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是中国海蛎养殖史上一次重大的革新。它促进了福建沿海地区的海蛎发展,也带动了其他海洋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大改善了沿海渔村渔民的生活。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已被宁德市收入《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准备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竹蛎养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特征,被认为是“中国海蛎养殖历史的活化石”,极具文化、学术和经济研究价值。竹扦养蛎技艺能够载入史册,代代相传,得益于竹江郑氏第九世、明嘉靖辛卯举人、江西都昌县令(诰赠奉直大夫)郑洪图。郑洪图先生不仅参与了竹江竹蛎的养殖和科学研究,而且总结撰写了《蛎蜅考》。《蛎蜅考》即是对“竹扦养蛎”发明过程的详细记载,也是对这种新型技术的经验总结。《蛎蜅考》现载于《霞浦县志》、郑氏家谱等志书。

        随着海蛎养殖业的发展壮大,竹江村伴生出现了妈祖走水、清明海蛎祭祖、竹江海蛎宴等地域传统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

        竹江海蛎宴:海蛎饼、海蛎枣、油炸海蛎、元汁炖蛎、煮蛎、红糟蛎、盐腌蛎、海蛎煎、烤海蛎、海蛎炒蛋、猪油蛎、海蛎五花肉、海蛎片、海蛎饭、海蛎豆腐汤等。

IMG_8065

                  天下第一桥——竹江汐路桥

        竹江汐路桥,是国内目前发现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也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滩涂海埕石板桥。《霞浦县志》记载:汐路桥于清乾隆年间,由竹江乡绅郑绣轩倡建;嘉庆十六年,郑启昂耗巨资建三年而成;后被潮水冲垮,其子郑琼森又进行三次大修,才得畅通。2009年5月被确定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汐路桥系竹江岛连接小马陆地的海上石路桥。桥为东西走向,建在滩涂上,蜿蜒三公里余。随着潮汐变化,涨潮没于海水中,退潮时方能行走,故称汐路桥。由于地处滩涂泥泞中,建路时,路基用松树打桩、铺垫杂木草皮,然后铺上条石横竖三层砌成。全长3651米,最宽1.8米,途经六座桥,高2.9米,其中有四座桥,桥孔上下二层,边有小孔,具有排潮防潮作用。造桥所用石板,全部从宁德蕉城某小岛上开采,并通过特制船舶海运而来。

        乡绅郑启昂(字志鳌),依靠人工力量,在十里滩涂烂泥之中,掷下巨资铺架了一条全国绝无仅有的古代石板路桥——竹江汐路桥。这项伟大的工程,让当地村民在海水退潮时,也能顺利出岛,造福了一方百姓,留下了千秋伟业。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澳天后宫

          前澳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明清时期两次扩建,建筑面积727.4平方米,是闽东沿海地区天后宫中建筑物保存最完整,历史最久远的一处古建筑,2005年5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宫正门外竖一龙壁照墙,左右两侧为东、西辕门。檐口翘角,檐下五层斗拱,中悬五龙缠绕神牌“天后宫”。宫门楹联手书“庙祀庆元隆筑屿,香烟天圣接湄州。”宫内三阔五进深,从宫门向内,依次为戏台、众厅、神厅、神龛,左右回廊为女房。神殿顶两处藻井呈圆形,以七层斗拱装嵌。戏台、环楼、腰壁,均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城垛等高浮雕油彩画。神厅前两柱双龙悬雕,神厅分列平水明王、后稷王、千里眼、顺风耳、符使、判官等塑像。上殿神龛立两尊类凡人比例泥首木身妈祖神像,龛前立衬有浮龙八角台座的神牌一尊和雕刻精致的蟠龙华表一对。整座殿宇错彩描金,富丽堂皇。

        后宫还保存着乾隆年间制的大、小二尊神牌。中镌“敕封护国天上圣母神位” ,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独门绝活——海捕马鲛鱼

        福建沿海能掌握捕马鲛鱼技术者唯竹江人。竹江人在官井洋捕马鲛鱼的历史自南宋起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延续近800余年。

          每年小满,马鲛鱼群便陆续游入官井洋孵卵,至小暑返回大洋,捕捞季节短。为此,从农历三月末开始,竹江渔民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捕马鲛的准备事宜。经过浸棣、捻线、纺线、织网、染网、“踏网”、“张网”、“上编”等一系列复杂而严格的流程,制成马鲛流刺网。待彩船、点睛仪式后,载上船舱进行“系网”、“坠陶”、“绑筒”。每船用网约50张,选年长识潮讯、精渔者为“党年”(总指挥)。党年下领“放陶”、脱鱼之“下家”和“叠陶”兼炊事之“伙头”各1人。“抢网”、理网兼“橹头”之“网仔”3人,共6人为1艚。

        在渔汛刚到时,先在东吾洋“洋头里”(靠近官井洋海域)试捕三、五日。每日夜出晨归,晨间亲属男童乐享船上“洋头里马鲛饭”。确认鱼网无疵后,备足薪米、渔盐及生活用品,待潮汐合适,至天后宫请得香火,全村50多艘马鲛船同时于黄昏起碇。船队在锣鼓鞭炮声中浩浩荡荡的开赴官井洋围捕马鲛鱼。

        可惜,这项伟大的捕捞技艺,随着官井洋海域被人为挤占,马鲛鱼产卵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上世纪七十年代无奈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永久的记忆。

IMG_8066

                   竹江汐路桥的前世今生

        汐路桥是退潮时竹江村民的唯一外出通道。每逢潮水退去,渡船无法行驶时,群众便可通过该桥步行外出。

        因为年久失修,汐路桥曾出现桥墩倒塌、桥面倾斜,多处桥身被海泥淹没,七、八年来村民无法在桥上顺利通行。

        2013年秋天,时任霞浦县政府县长的王 斌先生,来到竹江村调查研究。在听到村、镇干部汇报汐路桥因缺少资金管护,几近荒废,群众出行受到严重影响时,王 斌县长当场拍板决定,将竹江汐路桥修复工程纳入霞浦县政府“一事一议”重点项目,并拨出专款近百万元,对汐路桥进行全面修复。如今,竹江汐路桥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竹江村的群众,又在这座古桥上自由出入了。

        这是党和政府对竹江人民的深切关怀,也是王 斌县长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尚情怀。它体现了领导干部“当官要为民做主”的执政理念。

        2016年,已经提拔为中共霞浦县委书记的王 斌先生,又先后两次莅临竹江岛,并向上级争取到资金上百万元,为竹江汐路桥的保护性修复,为文物天后宫的修复,为竹江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极大帮助。

IMG_8067

                       竹江锣鼓井的由来

        相传很久以前,住在竹江岛山脚下的郑氏家族逐渐庞大后,便分家建屋。这座郑姓人家建好了屋,就请来看井眼的师傅。师傅在郑家东边找到了水源,十分高兴的叫人挖了起来。挖了很深,竟一直不见水,当挖到10米处,还是不见水,师傅急了,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探测有水源,怎么就不见水呢?当晚,执着的师傅,就睡在了新挖的井里。

        就是在这天夜里,师傅幸运的听到了轻轻的水声,而且,水声有些异常,前是“哐”,后是“咚”。师傅高兴了,次日,便叫人再挖下去,结果,水出来了。而后,师傅又叫人在离第一个挖的井约1.5米的地方,再挖一个。说来真奇,这两口井,每逢雨水天气,便会发出“哐”“咚”、“哐”“ 咚”像锣鼓敲响似的声音。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岛上就都叫这两口井为锣井和鼓井,后来,索性一并合称,叫“锣鼓井”了。

         现在,竹江岛村民虽然都用上了自来水,但“锣鼓井”至今还保存完好。为了不让杂物丢进井里,村民用石板将井盖上加以保护。“锣鼓井”可谓霞浦独一无二的神奇井。

IMG_8068

                  热闹非凡的妈祖神节

        竹江村是个孤岛,岛上群众都以海上养殖为生,信仰妈祖由来已久。“竹屿妈祖三”,便是村民用来纪念妈祖女神,在海上救父、救兄和救护遇险渔民而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

        竹江村的“妈祖三”神节活动,自农历三月廿一日起,前澳、后湾两境的群众,各邀上乘剧团,“歌予神听”。两座天后宫内,日夜鼓乐喧天,社戏连台。直至三月廿六日止。神节期间,外地游客、邻村亲友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一年繁华景,尽在三月天”。(清训导赠奉政大夫张光孝诗句)。

        竹江的村民将渔业、养殖的丰收,归功于妈祖神灵的保佑。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诞辰日,村民每年必祭祀妈祖海神。他们认为,只要神明一喜,便能将四海之“肥水”聚集于东虎洋,来年必获丰收。因此,“竹屿妈祖三”神节,年年热闹非凡,场面格外隆重。

IMG_8069(1)

            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阿婆走水”

       为求海产丰盈,人畜平安,每年农历三月廿五、廿六日两天,竹江村前澳、后湾两境的村民就分别举办“阿婆走水”活动。

        待潮水半涨时,十六名丁壮抬着端坐妈祖神像的神舆沿街巡行。前面导以神锣、令旗、龙伞、高灯、衔牌、香亭,伴以鼓乐队、神铳手,后随信众香客、围观民众,可谓人山人海。行至竹江西门境沙嘴头(洋尾头)时,只听三声铳响,十六名壮汉甩开众人,口喊号子,抬着神舆疾走如飞,向海边浅水处奔去,溅起层层浪花。海上跑的起劲,岸上的群众喊得也卖力。

        轿手们在海水中大约跑了100多米便停了下来,将神舆抬高又放下,放下又抬高,如此反复蘸水36次,谓之“安澜”。意寓波澜汹涌,借神力以安之。也有蘸水12次,寓意一年12个月,月月风平浪静。

        平安沾水仪式结束后,大家又抬着轿子原路返回。紧接着便轮到第二队出发,如此循环往复,来祈祷平安与丰收。 “阿婆走水”民俗活动,在竹江当地传承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了,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看。

        摄影与文字:王龙华,霞浦竹江人。毕业于宁德师范学校,大学法律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政法部门。閑余钟情于摄影与诗词创作。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影赛中获得过金、银、铜等奖项。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霞浦县艺术摄影协会会长。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