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民俗 列表

霞浦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发布:2021-02-24 13:06:56来源:霞浦摄影网

畲族小说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畲族小说歌,又被称为“全连本”或“戏出”,起源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由一些识字的畲族歌手将汉族的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等改编,结合本民族语言特点进行再创作而成的长篇故事歌。它内容丰富、音韵和谐、语言明快,是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畲族文化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小说歌的诞生结束了畲族无戏剧的历史。它不仅是畲族歌谣中的精髓,也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闽东地区最具特色的艺术类别,更是畲族文化发展中一个进步性的产物。
 畲族小说歌以歌代言,以歌记事,在那个年代的封闭山区中,帮助了畲家人知晓天下事,把历史、人物了解到心中,使得畲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自清朝畲族小说歌诞生起,畲族歌手便创编了大量小说歌。
 畲族小说歌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汉族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等改编而成的汉族题材小说歌,大多取材于我国民间传统的戏曲、曲艺中的故事,如《孟姜女寻夫》《牛郎织女星》等。它有严谨的结构章法,类似汉语“七绝”格律诗,但篇幅较长,最短的小说歌也有几十条,作者署名一般都巧妙的隐藏在歌尾。另一类则是根据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和生活特点创作的畲族题材小说歌,如《钟景祺》《蓝佃玉》等。
微信图片_20210224123522.jpg 已八十八岁高龄的钟昌尧,唱了一生也爱了一生小说歌。幼时他跟着村中长辈边听边学,成年后外出工作,不得不放下喜爱的小说歌,直到退休回乡后,钟昌尧重拾这份热爱,毅然踏上小说歌寻找与恢复之路。
 他访遍闽浙畲村畲乡,收集了上百首散落民间的畲族小说歌整理成册,并在主管局的帮助下,先后出版了《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套装共12册)与《霞浦畲族小说歌》。2006年,在钟昌尧的努力下,小说歌入选了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钟昌尧说:“小说歌是山哈传家宝,我们一定要将它传下去。”他不仅教身边人唱小说歌,还和省级传承人雷国胜、雷翰琳一起进入畲族学校课堂教孩子们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钟昌尧三十年如一日的守护,终让畲族小说歌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畲族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传远古高辛帝时,与一藩王交战多年,屡战屡败。高辛帝只好向藩王进贡金银财宝为求停战,多年下来,财宝送尽。高辛帝便贴出皇榜,若谁能平藩,便分其一半江山,并将三公主下嫁与他。畲族祖宗盘瓠揭下皇榜,咬下藩王首级而归。婚礼时,高辛帝将三公主打扮成凤凰的模样,与盘瓠王成亲。这便是畲族婚俗的起源,畲族人民将这一婚礼风俗保留了下来,代代相传。
 畲族主要有“盘、蓝、雷、钟(入赘)”四大姓氏,传统的畲族婚俗对配偶有严格的要求:实行族内婚,同姓五代内不可通婚。从民国起,畲汉融合,婚俗渐渐汉化,可与汉族联姻,但婚礼仍保留着畲族传统的仪式流程。
 畲族婚俗不只是一场婚礼,它更囊括了畲族的歌谣、舞蹈、习俗、礼仪和信仰,是民族精神、特色的传承载体,也是畲族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缩影。

微信图片_20210224123912.jpg


传统的畲族婚礼要经过“提亲、看寮、讨庚贴、合婚、压圆、回贴、下定、做表姐、做亲家伯、成亲、做头客”等程序,并且保留着“(婚)俗不离歌”的传统,“歌”贯穿着从议婚到完婚的全过程。
 议 婚
男女双方通过对歌产生爱情,经由父母亲戚相议,双方满意后则由男家托媒到女家提亲。继而,女方随其母到男家看寮,了解男方人品及家境,双方若均满意,则男家便舂糍粑让女方带回。此后,男家即遣媒携面、糖之类礼物到女家讨庚贴、合婚。
 订 婚
合婚后,男家择定吉日再次遣媒送礼物到女方家回贴。不久,便是下定,向女方送聘金、彩礼。聘金数量视家境而定,彩礼一般是礼饼、猪脚、公鸡和一些衣服、饰品。接着,男家再择定具体日子迎娶,遣媒报送女家。
 做 表 姐
是畲族姑娘出嫁前到母舅家陪客唱歌的特殊习俗。待嫁姑娘按婚礼打扮到母舅家做客,探望亲戚,学歌会歌,而母舅村里年轻小伙子们则会相聚陪姑娘对唱畲歌。其目的是让畲家姑娘出嫁前学歌、对练,以便婚后有更多机会参加各种赛歌社交活动。
 哭 嫁
出嫁前,新娘皆会哭嫁,这是一种畲族新娘告别娘家的仪式。新娘边流泪边唱着哭嫁歌,歌曲如泣如诉,流露着对父母养育的感激和对亲朋不舍的深情。
 凤 凰 装
出嫁这天,姑婶会为新娘梳上凤凰头,穿上凤凰装,扮成凤凰女的模样,沿袭着畲族崇尚凤凰的传统。
 难为亲家伯
是畲族婚俗特有的环节。亲家伯通常由一名机智出色的歌手担任。男方在成亲前邀请亲家伯与媒人一起把盘担送往女方家,并要与女方亲友一起会歌。而女方家会设下各样“陷阱”为难亲家伯,直至将亲家伯的喜钱掏光。
  拜 堂
畲族人民认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故畲族婚俗实行“男拜女不拜”,即新郎行跪礼,新娘鞠躬回礼。
  做 头 客
在婚礼第三天,新婚夫妇回到娘家做客,认妻系亲属,被称为“做头客”。通常新婚夫妇住二天或四天后折返回家,标志着婚礼结束。

微信图片_20210224123906.jpg


雷其松作为土生土长的畲族人,从小便对畲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立志将传承保护畲族婚俗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坚守传统,将畲族婚俗的内涵、步骤、技巧对年轻人倾囊相授;他顺应时代,将凤冠、服饰等设计翻新,将畲族婚礼做成表演,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看。
 畲族婚俗,这一集畲族特色文化于一身的传统习俗,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

 

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畲族乌米饭又称“青晶饭”,是畲族的传统美食之一。它起源于唐朝(公元669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乌米饭是畲族人民为纪念畲族英雄蓝凤高与雷万兴而做。每逢“三月三”这一天,畲族同胞们便会蒸制乌米饭,缅怀祖先,款待来客。
好的乌米饭具有黑、油、晶、亮的特点,采用乌稔树叶及山地糯米为原料,经数道工序蒸制而成。主要步骤有:将乌稔树叶清洗干净,捣碎,滤出树汁,而后将山地糯米与树汁混合搅拌,二者混合后浸泡备用,夏季浸泡大约5小时、冬季大约需要8小时,最后将糯米倒入木甑蒸煮,待糯米软糯,一碗乌米饭便做成了。
微信图片_20210224124158.jpg

畲家乌米饭具有强生健骨、醒目利肝、天然抗衰老等功效,畲家人喜用草袋当作容器,不仅是因为草袋能为乌饭增加独有香气,还因用药草制成的草袋有开胃的功效,既美观又有益身体。
当传统乌米饭与现代元素碰撞,当两代传承人强强联手,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乌饭传承人吴立强与兰兴良给了我们答案。经过二人不断钻研、努力,现代化乌饭制作工厂与乌稔树种植基地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在保留传统乌饭特色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口味变得更加丰富、更迎合大众的喜爱,外观焕然一新变成了游客伴手礼等,畲族乌米饭渐渐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畲族武术盘柴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为畲族民间最传统的棍术武术,盘柴槌由畲族人民狩猎、对抗土匪侵扰等生活需求演变而成,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动作具有灵活、勇猛、稳健的特点。
盘柴槌分为长棍与短棍。长棍,长约3.3米,由坚硬的红枥木制成,一人耍弄;短棍,长约1.9米,既可以两人对打,也可以一人单打。
招招带声,棍棍生风,盘柴槌耍弄起来不仅招式多样,且每个动作都有攻有拦。
长棍共有十个招式:第一招老爷出府,第二招冲坦奇门,第三招棍伐豺狱狼,第四招坦鞭抽刀,第五招追打落地虎,第六招空针杀禽,第七招七步三剑,第八招收护双门,第九招老爷重开山,第十招伐步斗龙门。
短棍招式有:双头挺、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等。
微信图片_20210224124232.jpg

兰大瑞,畲族武术盘柴槌第二十代传人。从12岁起就跟着父亲开始习武,扎马步、跳跃、推挡……历经十多年的苦练,兰大瑞习得了盘柴槌的全部套路与精髓,习武的经历也让他拥有了超乎常人的坚韧意志。
为了让盘柴槌发扬光大,他决然关掉了浙江的生意,回到霞浦开起武馆,义务教学员学习盘柴槌。他还融合改良了传统套路,致力将盘柴槌带出国门走向世界,发扬光大。曾夺得2006年首届香港国际武术大奖赛三项冠军和2009年第四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暨国际健身气功展示会三项冠军。多次夺冠的兰大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喜爱并来学习盘柴槌。

 

畲族斗笠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人早在古时就开始使用斗笠作为遮阳挡雨的工具,《诗经》中有“何蓑何笠”的记载。
畲族花斗笠,亦称“花笠”,起源于畲族三公主的传说,它介于生产、生活用品与工艺美术品之间,为畲族女子专用,更是嫁娶时不可或缺的嫁妆,流传数百年。上水村的畲族花斗笠以其历史悠久、做工考究、美观精巧著称,为闽东畲族竹编工艺之最。
做一顶花斗笠从取材到成品共有30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由手工制作,要花费手艺人小半月的时间。
花斗笠的制作从选材开始就极为考究,以生长期两年以上的袅竹为佳,因其质地坚韧且易于塑形。
制作时,需先用横扣祛除竹青,篾刀剖去竹隔,用柴刀将竹片削成竹篾,每根竹篾的粗细均需一致。而后将手工削好的竹篾,依附在木质的斗笠模上,从里层顶端开始编制,里层编制完成后,编制外层,对其涂上清油,接着在夹层中塞上油纸,对斗笠进行装镶,此时斗笠内层便显露出云头、燕嘴、虎牙等多种不同的花色图案。
为了使斗笠更富色彩,在编制好斗笠胚后,手艺人们还会用水藤系顶,白喏珠为链,辅以水红绸带装饰。
微信图片_20210224124517.jpg

畲族花斗笠制作工艺繁琐,学习的时间更是漫长。2002年,吴孙存与兰寿其向当时的斗笠编织传承人兰兴佺老师傅拜师学艺,同期学艺的共有五个年轻人,但最后只有他们二人坚持了下来,他们磨练了整整两年,才学会制作一顶花斗笠。
如今老师傅已去世,为了将这门畲族珍贵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兰寿其、吴孙存参加了不少活动,现场表演编织畲族花斗笠,同时也不断鼓励年轻人前来学习编织技艺。

 

畲族医药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畲族人民自称“山哈”,因他们祖祖辈辈长期生活于大山内。靠山吃山,聪明的畲族先民利用着大山里丰富的医药资源与疾病斗争,繁衍生息,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畲族医药体系。
畲族医药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未经处理的青草药材直接入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植物本身的药性,能够较好地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五行、四季规律来调理脏腑,达到扶正祛邪、治病强身的目的,不仅适用于日常病症,还适用于疑难杂症,是中华医药库中的瑰宝。
畲族人民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诀,把珍贵的畲族医药编入其中,歌里详细讲述了药物的采集、炮制、性味、功效等。


微信图片_20210224125030.jpg

雷国胜出生于医药世家,祖上十代行医。雷国胜自小便学习继承了畲族医药的相关知识,长大后,他在传统畲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西医精髓对患者进行治疗,长年行医,为当地老百姓解除各种疑难杂症,是乡民眼中的好医生。为了更好地传承,雷国胜打破畲族“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将自己精湛的医术传承给一双儿女。

 

畲族舞蹈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畲族人民通过模仿动物或劳作时的姿态创造出具有浓郁畲族风格的舞蹈,节俗舞蹈、劳动舞蹈和体育舞蹈等为其主要内容。畲族舞蹈的起源与汉族舞蹈类似,都源于祭祀与劳动,但后期更多以劳动舞蹈为主,形式多样。
 畲族舞蹈主要特征分为模拟式与庆祝式,在姿势上常见斜肩式、半蹲式、双手曲张拌手式等。

微信图片_20210224125601.jpg 挑 水 舞
古时畲族妇女们在挑水砍柴的过程中,领悟出的一种舞蹈。其中挑水手势、小摇步等舞蹈动作,不仅反映出劳动的艰辛,更体现出畲族勤劳朴实的民风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 鹤 舞
是畲族妇女在织布时望见空中飞过的白鹤,心生向往,从而模拟白鹤动作所形成的舞蹈。具体分为白鹤步、白鹤送寿、白鹤迎松和白鹤飞翔4个动作,其中白鹤步最具特色,步伐以颠步为主,活灵活现地表现出白鹤的走路姿态,流露出畲家人在繁重的劳作中缓解压力,释放自我,追求和谐的精神。
 婚 礼 舞
每逢婚礼或节日时,畲族人民便会跳起婚礼舞,它是畲族生活舞蹈中最热闹喜庆的舞蹈。婚礼舞通常先由一对男女跳起双人舞,然后众宾客上前,手拉着手,伴随着舞步转圈,一起快乐呼喊。
 凤 凰 舞
是未婚的畲家姑娘在喜庆的日子里为迎接宾客或吸引爱慕男子跳起的舞蹈,并且又被畲家人称为“福贵舞”,有着五福临门的意思。五指张开拌手式是其主要特点,舞步以颠步为主,分为凤凰抢牡丹、凤凰含书、凤凰展翅3个动作。

微信图片_20210224125606.jpg 雷秀莲出于家庭影响以及对传统舞蹈的热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畲族舞蹈的传承。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雷秀莲便四处走访老一辈,一点一点地收集整理畲族舞蹈资料。她以演带传,创新改编畲族舞蹈,改编后的畲舞姿态更柔美、套路更多样、更适合于舞台展示。未来半月里畲族舞蹈传习所落成后,她计划将所收集到的资料都放于传习所内,让更多村民游客能接触认识畲族舞蹈。

 

畲族手剪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每逢节日或婚丧等重要日子,畲族人都喜欢在自家的门口、窗户上贴上各样美丽的剪纸,这些剪纸也被当地人叫做“手剪”。畲族手剪是畲族人世代相承的手工技艺,已流传了一百多年,其特别之处在于手剪不使用剪刀剪纸,而是用手来“剪”。
微信图片_20210224125718.jpg

畲族手剪常使用红色纸,手剪的图案和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喜庆日子里使用的代表喜庆的字样;二是丧礼中使用的特殊图案;三是古代传说、人物传记等。
剪纸时,先取一张红纸,折出纹理,用指甲划痕扣边,然后缓慢地撕开纸张,利用已经撕好的纸条作为标尺,依样将另一部分撕好,一幅剪纸便完成了。手剪步骤看似简单,要想完成好却需要倾注极大的耐心与专心。

微信图片_20210224125848.jpg

从幼年时,雷仁华便对剪纸流露出极大的兴趣,接触了畲族手剪后,他一头扎进手剪的世界,这双手再也没和手剪分开过。
看着一张张红纸在他的手中变为各样精美的图案,他满足的同时却也有些遗憾:“许多游客、村民看到手剪时都很有兴趣,但还没有人完整地学下畲族手剪。”雷仁华期望未来可以在小学内开设畲族手剪课程,让畲族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这项民族传统技艺。

 

雷氏青草药制作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畲族先民们多聚居在深山内,山林间多雨潮湿,易发疾病,并且交通不便、看病极难。自清朝乾隆年间,雷家先祖便开始用自采的青草药为人治病,服务乡里,在家族代代相传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雷氏青草药方制作技艺,积累下上百种珍贵的单方、秘方,深受当地畲民及海外华侨的认可青睐。
雷氏青草药以原生态青草药为主,天然、经济、便捷、副作用低,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进行治疗与调养,更对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有突破性治疗作用。
制作雷氏青草药首先要进深山中采摘天然生长的青草药,经过阳光充分曝晒后,用铡刀切成片,而后放入药臼,用药臼杵反复捶捻成粉末,再用筛子细细地筛选,最后装包封存备用。

微信图片_20210224125949.jpg

雷氏青草药制作技艺中最具代表性并且被广泛使用的单方有润喉茶、驱寒散以及湿毒清。
 润 喉 茶
以黄花龙舌草、金银花、六角草入药。具有养阴清热,消炎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咽喉炎、口干口臭等咽喉疾病。
 驱 寒 散
以土牛膝、石菖蒲、紫苏、辣干入药。具有良好的调理气血、祛风逐寒湿等功效,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量少等妇科疾病。
 湿 毒 清
以天然青草药千里光、川山龙叶、花麦叶、盐肤木叶、拦路虎入药。具有祛风止痒、清热消炎、除湿解毒等功效。适用于治疗湿毒、湿疹、香港脚等皮肤疾病。

微信图片_20210224125954.jpg

与父辈一样,雷顺荣的一生也与青草药相伴,15岁起便跟着祖父四处行医、钻研用药,行医四十余年来已治愈数万人。
“要打破畲医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观念”,雷胜荣深知要想使雷氏青草药方得到发展,就要摒弃门户之见。于是,他广开门户免费教授各方前来学习的学生,公布出家中祖传的单验方,并出资筹建畲族雷氏百草园与畲药研究中心。未来,他计划将收集到的祖传的畲医畲药药方整理成册出版,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福音。

 

畲族武术牛家拳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牛家拳是流传在畲乡畲民间的传统武术拳种,起源于半月里的雷氏先祖。春秋战国时,雷氏先祖在田间劳作,目睹两牛相斗的情景下,模拟牛的姿态,领悟并自创了牛家拳,用来防身以及强身健体,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微信图片_20210224130308.jpg

牛家拳气息上讲究气沉丹田,以气补劲。技击上要求内外合一,巧用明暗二劲。身法上要求攻守相防,进退自如。手法上要求五行变化,相生相克。步法上要求沉稳刚猛,进实退虚。
牛家拳拳术分为三类:五步拳、八步拳和龙虎拳。
 五 步 拳
以守为主,攻为辅,动作状似牛角抵物,步法稳健,短促有力。
 八 步 拳
进可攻,退可守,动作状似鱼、牛、马等各种动物或者是劳作的形态,具有很好的健身性。
 龙 虎 拳
以攻为主,守为辅,动作状似猛虎下山,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为畲家御敌之术。

微信图片_20210224130312.jpg “牛家拳可以锻炼可以防身,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宝贝”雷华香笑着说。为了保护好这件“宝贝”,她不仅将自己所学的悉数教给村里的孩子们,还登上舞台向大众表演展示牛家拳。未来,雷华香计划建立起武术传习所,村民、孩子、游客都可来此学习,让牛家拳真正“走出去”。

 

青草药膳制作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闽东地处东南沿海,依山傍海的地理优势,使其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千百年来,依山而居的畲族人民在采集挖掘野生青草药的过程中,渐渐领悟到药食同源的关系。为改善身体状况、抵抗疾病入侵,他们便将青草药与鸡、鸭等家禽一同熬煮制成药膳,开发出独特的青草药膳体系。
青草药膳以防为主,强调未病先防,根据不同的调理需求,投放入不同的青草药与食材,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修复劳损的神奇养生功效。
青草药膳可用的青草药有上千种,其中常用的便有两百多种,诸如橄榄根、白风不动、白埔姜、土木香、薯茛、南风藤、白花蛇舌草等。
微信图片_20210224130358.jpg

主要制作步骤有:上山采摘所需青草药;将采摘回的草药洗净;根状的草药切成片,叶状的草药卷成团;把准备好的青草药放入沸水中,小火熬制一个小时;待草药汁变为咖啡色时,捞出青草药;将家禽放入青草药汁中熬煮;待肉软嫩时,加入其他配料,如此便完成了青草药膳的烹制。
雷奶荣出生于畲医世家,从小跟随父辈学习青草药膳制作,17岁时他便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说:“我最大的心愿是让大家都能接受青草药膳。”为此,雷奶荣不仅将祖上流传下的青草药膳方进行了梳理归纳,还不断进山发掘新的青草药,并将青草药膳方做成便携的药膳包,方便村民日常食用。他还不断探索青草药膳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让畲族青草药膳进入千家万户。


畲族提线木偶戏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又名“吊线子戏”,是古老的珍稀戏种。在提线木偶的艺术世界里,人以木偶作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畲族提线木偶戏,形成于清朝晚期,因其演唱声腔为闽剧,故主要在福州语系的乡村地区流传。畲族提线木偶戏常与当地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春节元宵期间“做春福”、秋收后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畲民们为消灾祈福,都会邀请木偶戏班子前来表演,是一项娱神娱人的独特艺术。
畲族提线木偶戏班一般分工为台前和后台。台前一至三人操作并且连说带唱,其中操作木偶者一身多能,他要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分别乔装男女老幼不同的角色、腔调和说唱;后台三五人伴奏,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微信图片_20210224211201.jpg

畲族提线木偶戏以其独有魅力深受广大畲民喜爱,流传已二百余年。
 演唱剧目
主要改编自民间说唱本、小说演义以及民间传说故事,也有来源于元曲及明清杂剧。其剧本文学性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台词诙谐风趣,唱词婉转优美、富有变化。传统剧目有《畲族婚俗》《哭嫁》《钟良弼》等。
 木偶形象
提线木偶的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木偶的造型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粉彩细腻、栩栩如生,堪称民间工艺珍品。
 脸 谱
脸谱设计独具匠心,文角、旦角多用平眉,构图精巧,线条圆熟,给人以飘逸之感。武角多以“纵眉子”为主,线条简练,笔锋遒劲,给人以英武果断之感。
 线 工
线偶的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为5到12根不等,甚至有多到20余根的。通过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不但可以模仿真人的简单动作,甚至还可以做卸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杆子等特技动作。
微信图片_20210224211213.jpg

霞浦白露坑畲族提线木偶戏班是一个由畲族人组成的班子,成员全部都是畲族人,钟陈峰担任班主,带领着戏班长年行走于闽浙一带。
在线戏艺人心中总是“戏大于天”,所以即便提线木偶戏受到现代传媒冲击,演出次数越来越少,但他们仍如往日一般,每日勤练技艺技法,并努力将这项技艺发扬传承。
他们创新地将畲族各样特色元素融入提线木偶戏中,如畲族小说歌、畲族民间传说、畲族特色人物等,使畲族提线木偶戏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他们还积极前往省内各个畲村巡回表演,希望借此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喜爱畲族提线木偶戏。

 


畲族糍粑制作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畲族糍粑是畲族的传统饮食,流传至今数百年,与乌米饭、菅时粽一起并称“畲家三宝”,由糯米蒸熟锤捣后所制成,闻着清香,触着绵软,尝着微咸又夹杂着花生碎的酥香。经常食用糍粑,有益于胃虚寒所致的反胃、体虚神疲等症状,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每逢畲家人过年、做“七月半”、嫁娶、三月三等重要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象征着“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的好兆头。
传统畲族糍粑做法为:将浸泡一天后的山地糯米滤干水;再将木甑用热水浸泡消毒;将浸泡好的糯米倒入木甑,用文火蒸制半小时以上;加入适量盐,继续炊熟;待糯米炊熟后倒入石臼,用石杵捣烂(为防止粘连,需不断用手洒水);反复捶捣半小时以上,直至糯米成浆糊啫喱状;将糯米团放入装有熟花生碎的簸箕中;裹上花生碎,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
微信图片_20210225204244.jpg

因有着对畲族糍粑的信念与追求,兰昌凤坚持用最传统的方式,使用当地原料,以纯手工的方式打制糍粑。他认为这样做出的糍粑才有原始的滋味,才是畲族人自己的糍粑。平日里,热心的兰昌凤常常会在村中手把手地教青年人和游客制作糍粑,以最质朴的方式传递着畲族美食。



畲族菅粽制作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数百年来,在畲族聚居地流传着一种特色美食,它形似枕头,飘着清香,包裹着山间之精华,它就是“菅时粽”又称“菅粽”,由菅叶、糯米等材料制成。通常在端阳节和龙节时食用,用以供敬祖先、馈赠亲友。
微信图片_20210227102540.jpg

菅时粽健康、天然,因其制作原料均来自山间。制作前,需上山采摘到当年新发的菅叶、金竹叶、猴芦树叶、野生棕树叶等原材料;而后将采摘回的棕树叶撕成细条;再将菅叶洗净,放入锅中过水焯一遍,增加其韧性;接着将金竹叶过水,煮成金竹叶汤;并将猴芦树燃烧成灰;用金竹水反复过滤灰烬制成黄碱水;将糯米放入黄碱水浸泡数小时;根据口味的不同,还可以置备些内陷,如圆豆、糖、肉等。如此,菅时粽原材料便准备妥当了。
包裹菅时粽时,先把两片菅叶叠放一起,围成窄长的凹槽状,再取一片菅叶对折后放入中间,三片菅叶成玉米棒形,在其中加入泡好的糯米与馅料,用菅叶包裹,棕树叶扎实,一个菅时粽便成型了。
微信图片_20210227102546.jpg

将包好的菅时粽放入锅中,中火蒸煮6个小时以上,高温下黄碱与淀粉反应,使糯米裹上一层亮黄。拨开菅时粽,一口咬下,满齿山野清香……
菅时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具有健脾暖胃、补中益气的功效,适合男女老幼。
兰翠花从小看着村里老人们制作菅时粽长大,耳濡目染下自然继承了这门舌尖上的手艺。目前,兰翠花努力将畲族菅时粽融入进群众中,把菅时粽带到各大美食节现场,让更多人切身感受畲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