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汐路之桥

发布:2018-08-30 10:01:31来源:霞浦摄影网

这个镶嵌在霞浦东吾洋近岸海域的袖珍型海岛,面积仅0.1平方公里,名叫竹江,当地人也称之为竹屿 。

春秋更迭、岁月轮回。宋建炎元年(1127年),张氏先祖从福州乌石山迁入竹江岛,至今已繁衍30多代。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又有郑姓和陈姓迁入,现在已有500多户,3000多人。

张氏先祖刚迁来时,竹江还是一个荒岛。由于岛上缺乏足够的淡水资源,无法从事农耕,先人们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所需粮食、蔬菜、柴火以及生活用品,都要靠船从岛外运进来,生活十分不便。

长期以来,竹江的村民外出,都要靠这样的渡船,大约需要十多分钟,才能到达对岸。但渡船并不是随时都能开行,它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必须紧紧依靠潮汐。

当潮水退去,航道受阻,滩涂就成了一大障碍,遇到急事或者出现危重病人,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岛上居民的特殊风俗,亲朋好友如果来访,来去尽可随意,主人一般不会客套挽留。

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落现象。“朝生为潮,夕生为汐。”

涨潮时,波涛滚滚,十分壮观;退潮时,海滩显现,仿佛陆地不断绵延。

面对着退潮之后十分泥泞的滩涂,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如何能够在涨潮时开船,退潮时沿着滩涂步行出岛,一直是竹江人祖祖辈辈的梦想。

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竹江村的汐路桥应运而生,因为是建在滩涂上,涨潮时没于海水中,退潮时才能行走,故称为汐路桥,既是路也是桥。关于汐路桥的由来,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清朝年间,竹江村有个财主带着书童上京赶考,当他经过一家客栈时,店主人捧出了三杯清茶招待,财主奇怪地问: “我们就两个人,你为什么要泡三杯茶呢?”店主人悄悄说:“一路上你们的背后都跟着一个小鬼,第三杯茶是给他喝的。你以后要多作好事善事。”

财主听了感到十分震惊。回家后,他为了解决竹江岛的出行难题,决定在滩涂上填土铺石,修建一条汐路之桥。

传说固然带着神奇的色彩,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真切的愿望。在中国,修桥铺路不仅是一项工程,它更是行善积德的象征。据竹江张氏家谱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乡绅郑修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竹江到对岸的小马村之间,修建一条跨海的路桥。这个消息在村里引起了一阵轰动。村民们虽然充满了赞许和期待,但对怎样募集建桥资金、工程如何实施则一筹莫展。

时光又过了近百年,当地的一位廪(lin 第三声)贡(资历较深的秀才)郑启昂一生勤俭持家,理财有方,在岛外购置田产,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嘉庆十六年(1811年),郑启昂决定拿出巨额资金,为民修筑路桥。

受潮汐的影响,在滩涂上铺设桥石,每天只能借助退潮后的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人们不难想象,在缺乏先进技术与大型机械设备的清朝,实施这一工程是何等地艰难!这样的条石,每一块都重达二三百斤,需要两个劳力才能抬得动,每一米路桥,至少需要12块条石。而有的地方竟然足足铺了6层。路桥越往海中延伸,抬石头的路途也越远,且淤泥也越深,施工难度越大。考虑到潮水回流的规律,当时还修建了6座这样的石桥,其中四座桥有上下两层桥洞,最高处2.9米。当时的工程建设者,为了使汐路桥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海蛎的方法,来凝结固定石块。这种运用生物加固桥梁的方法,古今中外,实属罕见。

IMG_9310

汐路桥修通后,由于海潮凶猛,部分桥面一度被大潮冲垮,郑启昂的儿子郑琼森又先后进行了三次大修。8年之后,一条长达3651米、最宽处1.8米、最高达3米的汐路桥建成了。竹江人连通了外面的世界,从此结束了海岛相对隔绝的生活。

在潮起潮落中,汐路桥时隐时现,亦桥亦路,成为十分罕见的海埕石路桥建筑奇观,它也是国内现存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民陈言杰今天从县城回来,恰好遇到退潮,他于是选择从汐路桥步行回岛。

雨靴是必备的,否则淤泥会弄脏鞋子和裤子。陈言杰还需算准时间,必须在退潮时走完全程,否则一旦开始涨潮,海水将很快淹没汐路桥。

退潮之后,汐路桥两旁尽是一望无际的滩涂。这是大自然赐予竹江人的礼物。虽然滩涂上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但村民们却自有办法,他们借助古老的泥撬,便可来去自如。(摸章鱼)

在闽东,广阔的海域和滩涂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产。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螺贝类、海藻类,五花八门,一应俱全。这其中,最让竹江人引以为豪的当属海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养殖海蛎的记载,这种生长于沿海浅海中贝壳类生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曾在一篇散文里动情地描述:“福建的蛎房(海蛎)却比江浙一带所产的,特别的肥嫩清洁、、、、、价钱的廉、味道的鲜,比起苏东坡在岭南多贪食的蚝,当然只会超过。”

从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二三月间,在竹江村悠长的老街里,到处都堆满了这些外表平淡无奇并带着海腥味的“壳包肉”。

获取美味的过程全靠手工,挖蛎妇女的刀功出神入化,手起刀落,一撬一抠,蛎肉就可剔出

竹江人认为,是他们的郑氏先祖改进了海蛎的养殖方法,在明朝以前,人们只是采用“投石养蛎”的方法,或者直接把深水中的牡蛎壳,布之于泥沙之中,待来年时再来收成。而郑氏先祖却把竹扦插到滩涂之中,以此吸附海蛎,这种用竹扦养殖海蛎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海蛎的产量。

美味的食物不仅承载着中华的饮食文化,同时也包含着人们浓浓的情感。竹江的老街深处,有着最传统的海蛎小吃,品质上乘的海蛎个头小、略带墨绿色。同一种食材,在徐玉华的手里可以幻化出近10种不同的做法,油炸、干煎、红焖、煲汤、、、这是竹江人最为隆重的海蛎宴。 脆嫩兼备的海蛎饼,用地瓜粉打成浆,包裹上新鲜的海蛎,再加上鸡蛋、葱花,在油锅里煎到两面焦黄,这是闽东的传统美食。

古人说,秋风起,乃思菰菜羹、鲈鱼脍。不管身在何处,家乡的味道总伴着母亲煮的饭菜,在记忆中飘香,成为游子们隔山隔水隔不断的思念,令人倍感温暖。这种温暖在时间中汇聚,凝结成一种叫乡愁的深情。

霞光满目,烟波浩渺。夕阳下的汐路桥,横跨大陆与小岛之间,仿佛是一条披在海上的缎带,又像是大地母亲牵着孩儿的手臂,时刻提醒着远离家乡的孩子,那是家的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