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旅游 列表

霞浦竹江岛之恋

发布:2019-12-04 10:28:51来源:霞浦摄影网

作者:王龙华

汐路桥的故乡在竹江;我的故乡也在竹江。

timg.jpg竹江是一座宝岛。且不说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海鲜产品令人浮想联翩,垂涎三尺。单就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诗意般的名字,也足以让人为其趋之若鹜,流连忘返。在东吾洋上,竹江村是座为数不多有人居住的岛屿。小岛四环以水;水之外,又四环以山。每当夜幕降临,岛上闪烁着的霓虹灯,使得小岛宛如一颗璀灿的夜明珠。站在岛上极目远眺,只见波光粼粼的海水被圆形状的山脉所包围。圆形状村庄里灯火通明。远山近水相互映衬,显得色彩斑驳、格外迷人。
竹江原名筑屿,是著名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海蛎之乡”,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这里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站在目莲山上往南远眺竹江岛,其状酷似中国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筑”。于是,筑屿之名由此而生。“筑屿”和“竹屿”谐音相同,也因小岛上常年长着竹子,久而久之“筑屿”也就成了“竹屿”。再后来,因竹屿四周临海临江而被后人改为竹江。
竹江岛与县城直线距离约13千米,东与沙江镇沙江村一水之隔;西和小马村通过“汐路桥”相连;北跟双吉山下的梅洋村遥遥相对;南枕碧波万顷的东冲口。数百年来,岛上居民耕海牧渔,与海为邻,以海为生,是典型的渔耕民族。这里水产丰富,冬暖夏凉,风景如画。这里旅游和摄影条件得天独厚。竹江岛人称虎岛,也有人称之为浮岛。小岛象乐器“筑”,更像一只卧江的猛虎。潮涨老虎起身,小岛随之“升高”;潮退猛虎卧江而息,小岛也变得些许“矮小”。史上经历无数大潮、台风和海啸,极少见到海水倒灌小岛。岛上居民生活几乎不受影响。因此,虎岛与浮岛的传说深入人心。

竹江村历史悠久,岛上文物古迹众多。竹江“汐路桥”天下称奇。史书记载:竹江石板路于清乾隆年间,由乡绅郑绣轩倡建。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竹江大财主郑启昂耗巨资建三年而成。不久,部分桥面被台风冲垮,其子郑琼森经过三次大修才得以畅通。石板路是竹江岛连接小马陆地的唯一通道。石板路建在滩涂海埕上,蜿蜒七里余,是国内发现最长的海埕石板路。石板路途径7条水港,也因此建有7座石桥。石桥最高处2.9米,旧时桥下可通竹排和小船。其中四座桥,桥孔上下二层,边有小孔,具有排潮防潮功能。由于地处滩涂泥泞中,路基用松树打桩、铺垫杂木草皮,再用横竖三层条石铺砌而成。天然生就的石板路海蛎,既填充了石板之间的缝隙,又让石板与石板之间如水泥般牢牢粘黏在一起。石板路潮涨没于水中,潮落供人行走,出没全受潮汐影响,故称之为“汐路桥”。它是国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海埕第一桥”。竹江乡绅郑启昂,依靠人工力量,在海埕泥淖之中,捐巨资建了一条全国绝无仅有的古代石板路——竹江汐路桥。这项伟大的工程,让岛上居民在海水退潮时,能顺利出岛,造福了一方百姓,留下了千秋伟业。
竹江“锣鼓井”名闻遐迩。据《福建省志》和《福宁府志》记载,明永乐年间,竹江一户郑姓人家在家门口挖了两口井。两井相距不足2米,久旱不涸。扔石头于井中,上井响锣声,下井响鼓声,因此得名“锣鼓井”。水井北边有条长长的巷子,村里人都管它叫“古井巷”。古往今来,慕名而至者不计其数。
建于宋明时期的前澳、后湾两座天后宫风格迥异,但都富丽堂皇。可惜不久前的一场大火,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澳天后宫化为灰烬,令人痛心不已。岛上30余口明清时期的古井,千姿百态。方的圆的、深的浅的、月牙形的、钥匙状的,应有尽有。虽然建造年代和风格不尽相同,但每口井都有各自的故事。明朝嘉靖年间,为抵御外侵竹江先民在岛上建起了“双城堡”。高处的城堡至今依然屹立在半山之腰。独具特色的明清古民居也是竹江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传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应邀于庆元5年(1199年)游历霞浦县长春镇的武曲村。一日,他登上五路亭眺望远方,只见万顷碧波之中,一座其状如虎、其势不凡的小岛静卧洋中。他对同行的友人说:“此岛源于葛洪山脉,似龙珠于海面,气势不同凡响,定有可为。”于是,他将这洋取名为东虎洋,就是现在的东吾洋;那座“气势不同凡响”的小岛就是现在的竹江岛。
“妈祖走水”是竹江岛上沿袭数百余年的传统信俗活动。为求海产丰盈,人畜平安,每年农历三月廿五、廿六日,竹江村前澳、后湾两境的村民都要分别举办隆重的“阿婆走水”海祭庆典活动,来祭祀这位海上女神、天上圣母。“走水”活动当日,待潮水半涨时,十六名丁壮便抬着妈祖神舆沿街巡行。前面导以神锣、令旗、龙伞、高灯、衔牌、香亭,伴以鼓乐队、神铳手,后随信众香客、围观民众,可谓人山人海。行至竹江西门境沙嘴头(洋尾头)时,只听三声铳响,十六名壮汉便甩开众人,口喊号子,抬着神舆疾走如飞,向海边浅水区奔去,溅起层层浪花。海上跑的起劲,岸边的喊得也卖力。轿手们在海水中大约跑了100多米便停了下来,将神舆抬高又放下,反复蘸水12次(旧俗为36次),谓之“安澜”。意寓波澜汹涌,借神力以安之。12次,兆一年12个月,月月风平浪静。平安沾水仪式结束后,大家又抬着轿子原路返回。紧接着轮到第二队出发,如此往复二三次,来祈祷平安与丰收。在闽东众多妈祖文化中,竹江岛的妈祖走水活动最具地方特色,也最有影响力。“妈祖走水”信俗活动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几次上了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成了闽东妈祖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每年“三月三”妈祖节,外埠的亲朋好友、各地的游人摄客纷纷涌入岛上,使得本就窄小的岛屿人声鼎沸,摩肩接踵。2018年后湾妈祖宫应邀前往台湾省连江县的马祖岛上表演妈祖走水海祭。特别的海祭仪式赢得台湾同胞的广泛赞誉。前澳天后宫也于当年应邀前去莆田湄洲岛参加妈祖升天祭,并表演了妈祖走水海祭节目。别样的仪式受到了观众普遍称赞,得到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们的追捧。国内外多家电视台还相继予以转播。
竹江岛还是著名的抗倭前沿阵地。宋明年间,岛上居民为保家卫国,阻止倭寇与海盗侵挠,进行了长期抗争。嘉靖年间的一次战役中,岛上居民与官兵并肩作战,里应外合,共同剿灭倭寇。为此,村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一战下来,村民死伤数百人。岛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竹江岛是个具有光荣历史的宝岛。

古老的渔耕生活谱写了竹江人一曲曲动人的篇章。最辉煌的当属马鲛鱼捕捞;最惠民的应是海蛎养殖技艺。
早在六百年前,竹江村的先民就发明了流刺网捕捞马鲛鱼的生产技术。竹江人在官井洋捕马鲛鱼的年代始于明初,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每年小满,鱼群便陆续游入官井洋孵卵,至小暑返回大洋,捕捞季节短。为此,竹江渔民家家户户从农历三月末,便忙碌起捕马鲛的准备事宜。经过浸棣、捻线、纺线、织网、染网、“踏网”、“张网”、“上编”等一系列复杂而严格的流程,制成马鲛鱼流刺网。待彩船、点睛仪式后,载上船舱进行“系网”、“坠陶”、“绑筒”。每船用网约50张,选年长识潮讯、精渔者为“党年”(指挥)。党年下领“放陶”、脱鱼之“下家”和“叠陶”兼炊事之“伙头”各1人。“抢网”、理网兼“橹头”之“网仔”3人,共6人为1艚。
在渔汛刚到时,渔民们先在东吾洋“洋头里”(靠近官井洋海域)试捕三、五日。每日夜出晨归,确认鱼网无疵后,备足薪米、渔盐及生活用品,待潮汐合适,至天后宫请得香火,全村50多艘马鲛船同时于黄昏起碇。船队在锣鼓鞭炮声中浩浩荡荡的开赴官井洋围捕马鲛鱼。此曰“马鲛下洋”。这项先进的捕捞技术,在福建沿海至今尚无人能出其右。遗憾的是,因为人们的过度捕捞,致使鱼群逐年减少。也因了人们在官井洋的过度养殖,海域被挤占,流刺网无法作业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如今,这项延续数百年的渔耕技艺成了竹江渔民名副其实的“记忆”。
竹江先民发明的海蛎养殖技术至今仍造福人类。明成化年间,岛上居民用深海牡蛎壳放置滩涂之上,期待来年长出海蛎。海蛎肉鲜美常遭鱼虾吞食,后来用石头四周堆砌护之。石头常被风浪推倒,产量也不高。于是,先民就地取材砍伐山上的竹竿为篱笆将牡蛎种苗团团围住,不料翌年竹竿上却长满了海蛎。真应了那句成语: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于是,竹江人便将长竹竿截成三尺一根的小竹竿扦插滩涂上。竹竿扦插养殖海蛎技艺从此被竹江人所掌握。竹江名贤、致仕在家的明朝江西都昌县令、赠奉政大夫郑鸿图将此技艺翔实记载,并录入郑氏族谱中,名曰《蛎蜅考》,流传于世。郑鸿图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海蛎王”。“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已列入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竹江村民所从事的种鲶割鲶、排罾网鱼、打塔捕鱼、蟹舍囚鲟、滩涂溜板、锄挖章鱼、钓弹涂鱼等许多古老渔耕劳作方式,多属罕见技能。

竹江岛上民风淳朴,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旅游摄影处女地。登上这座小岛,目之所及,原生态的渔耕劳作场景尽收眼底。小岛就像是一个同心圆的原点,四周的海水和远处的群山就是大小不一的两个圆圈。退潮之后的滩涂,如水墨画卷般一览无余。无论是穿梭往来的竹筏小舟,还是线条优美的竹竿帆影 ,它都能让你流连忘返。 岛上摄影不分四季,不论潮水,360度无死角。凌晨可以在摄影平台或者小船上拍摄海上日出;傍晚时分可以无遮挡的拍落日晚霞;夜里还可以在山上架起三脚架拍摄星轨大片;长焦镜头还可以捕捉到水鸟掠食的精彩瞬间。竹江先贤、清奉政大夫张光孝先生,曾为竹江十景题诗作赋。诗情画意历历在目。面对如此迷人的竹江岛,眷恋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