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松山:坐看沧波万里流
登松山
【明】谢肇淛
百尺危峰水上浮,芙蓉片片俯沙洲。
归潮渔网晴初洒,绝岛楼船戍未收。
石壁孤悬烽火夜,银涛高卷海门秋。
年来卧治无鼙鼓,坐看沧波万里流。
此诗写松山岛的景色。兴起,如荷的云霞、挂晒的渔网、威武的战船、孤悬的烽火台、翻卷的海浪,构成松山岛白天与黑夜的美丽和村庄的祥和之景。尾联点出年来海宇清靖与此时作者祥宁的心境:想来之前曾有倭寇为乱,太平难得,且行且珍重。
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福建长乐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来游福宁,有《长溪琐语》《五杂俎》《太姥山志》等。
松山亦名船山,地处福宁湾畔,距城关5千米,属松山街道。其形状像一艘翻覆的船,原为一个岛屿,岛内山峰海拔265.9米。后因沧海桑田,“东西沙结合”而成为半岛。松山村东、南、北三面濒海,西由“西沙”与塔下村相连,曾是温麻船屯的要地之一,后设过烟墩、烽火、水汛等,是海上交通和海防军事重地,又是盛产“松山货”的重要渔区,有天后行宫至今已九百八十多年。
松山天后行宫位于松山街道松山村,宋天圣年间(1023-1032)始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修,与湄州天后宫同建于宋代,历史上别称“妈祖行宫”“靖海宫”“阿婆宫”。
松山天后行宫整体为悬山顶抬梁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三间,明间抬梁式木构架,置八角藻井,梁枋上有明、清两代官吏题记,藻井、梁、柱上有清代精美彩画和雕刻。松山天后行宫占地面积1848平方米,东200米至阿婆冈,南200米至合定园,西29米至洄澜岸口,北10米至岭下。
宫内供天后圣母等5尊神像,竖有“靖海宫祀界碑”。其在《霞浦县志》《福宁州志》《福宁府志》《福建通志》乃至全国性的《古今图书集成》中都有“建自宋朝,在洄澜岸口”或“当巨澜之要冲,面向七星,座朝五虎”的明确记载。
松山天后行宫经明、清、近现代多次重修,正殿悬梁至今还尚留“明万历年间(1573-1620),福宁知州胡尔造”“明福宁卫指挥张某某”“清康熙年间(1622-1722)总镇福宁左都督吴万福前重建”等先后重修文字版额和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靖海宫祀记”碑刻一块。1986年2月松山天后行宫列为霞浦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