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三沙对外的妈祖文化交流
发布:2016-01-16 16:18:00来源:霞浦摄影网
霞浦县三沙镇与台湾基隆有着久远的历史联系,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当时康熙皇帝对台湾的驻军采用“班兵制”,即不在台湾本地招募兵丁,而是从福建、广东两省的水师营团中抽调一定数量的兵丁,重新编组,分配到台湾各地驻防,三沙镇烽火岛水营是当时福建派出最多兵丁的兵营之一。据记载,仅康熙六十年(1721年),福宁镇标烽火营就拨戍澎湖班兵92名。班兵三年一更换,因三沙与基隆的水路极短,仅126海里,故三沙的班兵大部分驻守在基隆,少部分驻守澎湖、台湾等地。
一般来说,不同的方言在同一地域上的文化发展上会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但是三沙和台湾基隆同属闽南移民,同操一种方言,因此,在文化发展上表现出相融性。据传,台湾的“基隆”原称“鸡笼”,是三沙去的班兵才改“鸡笼”为“基隆”这一雅称,沿用至今。当时海运全靠天行船,班兵们远离家人,极其寂寞,为了联系感情,互相帮助,班兵们在各自的驻地都建起伙馆(相当于同乡会馆),伙馆里奉祀着各自信仰的神像,以祈保班兵平安无事。当时三沙的班兵在基隆有烽火伙馆,馆内奉祀着三沙带去的烽火帝君、广利候王神像,另外还建立了和三沙五澳、东澳相同的关帝庙和妈祖庙。据两岸渔民叙述,三沙和基隆供奉的都是湄洲湾祖庙分灵而来的“黑脸妈祖”,是属于同一段的楠木雕刻而成的。班兵们把烽火馆旁的海湾叫做“三沙湾”,把伙馆旁的一座山叫做“狮球山”(三沙有座狮球山),以示对家乡故土的思念,这些地名基隆还沿用至今。清朝的班兵制沿用两百余年,不少班兵因故滞留台岛,在那边成家立业、繁衍后代,其中亦不乏三沙籍的烽火营兵。他们移妈祖神到台湾,即是把老家香火带进了台湾。他们身在台湾,供奉着妈祖,乃是思念祖籍地的一种感情的流露。妈祖信仰因此而成为官兵、移民及其后代与祖籍地沟通的思想、感情、文化的纽带。
基隆的传统节日习俗基本上也和三沙相似,如清明节的“啼墓”,连哭曲腔调都一样。中秋节“祭鬼”,以及每逢祖宗先人去世之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烧纸钱、煮祭食,叫做“做祭”,也跟三沙一样重视。到了农历“冬至”,三沙民间叫做“冬节”,有做“菜包裹”和“搓圆仔”(汤圆)的习俗,每当“冬节”,三沙的儿童会把煮熟捞出的汤圆,拿一些粘贴在自家的墙壁上,等到节后风干再放在草木灰里烤来吃,有独特纯朴的米香味,基隆也有此习俗,叫做“烧圆”。据基隆渔民说,这表示对火神的崇拜,传说火神爱说汤圆来源于东方朔的故事。东方朔在三沙和基隆被渔民们称为“笑笑仙”。春节是中国传统中时间持续最长的节日。三沙民间过了春节就要“闹元宵”,而元宵节主要活动节目有“台阁”、“铁枝”、“舞狮”等,这些文艺活动在福建比较普遍,因此基隆也有。基隆有一种奇特的春节文艺活动也是由三沙人传去的,即“火鼎婆”,三沙近几年已没有人演了,但基隆还沿袭至今。“火鼎婆”的演出,道具极其简单,一口大鼎(铁锅),把一些木炭或干柴片放在鼎里点燃生火,然后将鼎套在木架上,用两根竹竿二人横抬着。男女两个演员,男角身穿长袍背夹,皮帽皂鞋,手执长烟竿,留八字胡,女角上穿蓝衣裳红背心,下穿长裙绣花鞋,头戴帽箍,鬓插大红花,涂脂抹粉,一副媒婆的丑角打扮。男女角色皆弓背缩腰,作婆婆爷爷状。两人围着火鼎,手舞足蹈,滑稽逗笑,内容即兴而编,借着春节祭神的机会,欢庆谑笑,此俗一直流传到今。
相关热词搜索:
一般来说,不同的方言在同一地域上的文化发展上会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但是三沙和台湾基隆同属闽南移民,同操一种方言,因此,在文化发展上表现出相融性。据传,台湾的“基隆”原称“鸡笼”,是三沙去的班兵才改“鸡笼”为“基隆”这一雅称,沿用至今。当时海运全靠天行船,班兵们远离家人,极其寂寞,为了联系感情,互相帮助,班兵们在各自的驻地都建起伙馆(相当于同乡会馆),伙馆里奉祀着各自信仰的神像,以祈保班兵平安无事。当时三沙的班兵在基隆有烽火伙馆,馆内奉祀着三沙带去的烽火帝君、广利候王神像,另外还建立了和三沙五澳、东澳相同的关帝庙和妈祖庙。据两岸渔民叙述,三沙和基隆供奉的都是湄洲湾祖庙分灵而来的“黑脸妈祖”,是属于同一段的楠木雕刻而成的。班兵们把烽火馆旁的海湾叫做“三沙湾”,把伙馆旁的一座山叫做“狮球山”(三沙有座狮球山),以示对家乡故土的思念,这些地名基隆还沿用至今。清朝的班兵制沿用两百余年,不少班兵因故滞留台岛,在那边成家立业、繁衍后代,其中亦不乏三沙籍的烽火营兵。他们移妈祖神到台湾,即是把老家香火带进了台湾。他们身在台湾,供奉着妈祖,乃是思念祖籍地的一种感情的流露。妈祖信仰因此而成为官兵、移民及其后代与祖籍地沟通的思想、感情、文化的纽带。
基隆的传统节日习俗基本上也和三沙相似,如清明节的“啼墓”,连哭曲腔调都一样。中秋节“祭鬼”,以及每逢祖宗先人去世之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烧纸钱、煮祭食,叫做“做祭”,也跟三沙一样重视。到了农历“冬至”,三沙民间叫做“冬节”,有做“菜包裹”和“搓圆仔”(汤圆)的习俗,每当“冬节”,三沙的儿童会把煮熟捞出的汤圆,拿一些粘贴在自家的墙壁上,等到节后风干再放在草木灰里烤来吃,有独特纯朴的米香味,基隆也有此习俗,叫做“烧圆”。据基隆渔民说,这表示对火神的崇拜,传说火神爱说汤圆来源于东方朔的故事。东方朔在三沙和基隆被渔民们称为“笑笑仙”。春节是中国传统中时间持续最长的节日。三沙民间过了春节就要“闹元宵”,而元宵节主要活动节目有“台阁”、“铁枝”、“舞狮”等,这些文艺活动在福建比较普遍,因此基隆也有。基隆有一种奇特的春节文艺活动也是由三沙人传去的,即“火鼎婆”,三沙近几年已没有人演了,但基隆还沿袭至今。“火鼎婆”的演出,道具极其简单,一口大鼎(铁锅),把一些木炭或干柴片放在鼎里点燃生火,然后将鼎套在木架上,用两根竹竿二人横抬着。男女两个演员,男角身穿长袍背夹,皮帽皂鞋,手执长烟竿,留八字胡,女角上穿蓝衣裳红背心,下穿长裙绣花鞋,头戴帽箍,鬓插大红花,涂脂抹粉,一副媒婆的丑角打扮。男女角色皆弓背缩腰,作婆婆爷爷状。两人围着火鼎,手舞足蹈,滑稽逗笑,内容即兴而编,借着春节祭神的机会,欢庆谑笑,此俗一直流传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