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端午节赛龙舟
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是为纪念古时爱国诗人屈原以愤慨之情跳入汨罗江。人们为着悼念这位诗人,在端午节这一天,世世代代开展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霞浦建县历史达1700多年,而且海岸线长度具福建省之最。所以沿海区端午节特别热闹。最普遍的是举行龙舟比赛,如三沙镇、西洋岛、松山、后港等渔区,每年端午节普遍举行划龙舟竞赛。这种龙舟与渔船,运输船不同,船头雕刻着一只昂首向前,张口露牙的龙首,船身狭而长,绘有花纹,颜色各异,平时安放在固定的庙宇或会场,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把它抬到海滩上,推人海中进行比赛。参赛龙舟分为甲乙丙丁……或红、兰、白、黄……,每船坐着30多人,服装整齐,斗志昂扬,分组竞赛,列坐两旁划撑而进,船尾站立一人敲锣,一个打鼓,旗帜飘扬,边划桨、边呐喊,可谓锣鼓喧天,喊声雷动,寓意为屈原追魂祈福。霞浦城关每逢端午节,男女老少吃了端午饭,成群结队到松山、后港观看龙舟竞赛,盛况空前。这一习俗年年如此。同时每家每户都有包粽吃粽的习惯,粽的来历传说人们为了悼念跳人汨罗江的原屈,用叶子包成的粽子,投入江中,以示鱼虾吃不到,专为纪念屈原之魂而备的,让他自己饱赏。后来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过节。霞浦民间包的粽,种类多样,有长圆形的菅粽,有马蹄形的四角粽,分米粽、豆粽、肉粽、这种粽五粒为一胶、十胶为一锦。还有像枕头一样的“横巴粽”。到了端午节互相赠送,吃粽过节,成为端午节的象征。除此为了辟邪祈福,门上悬挂上两条蒲芥,以示蒲剑辟邪,和点雄黄香,放雄黄炮,喷雄黄酒。将雄黄酒洒于房子的边边角角,将雄黄石置于水井、水缸、寓意消毒避灾。为什么端午节又加上辟邪祈福呢?据个人见解,这是受传统戏“白蛇传”的影响。剧中金山寺的法海和尚认为,白素贞是蛇精,迷惑许仙。特意选在端午节这一天,暗里送一包雄黄粉给许仙,叫他在过节时,把雄黄粉撒入酒中,让白娘子饮下。其实白素贞早已识破法海的阴谋,一方面认为自己法力不错,无惧雄黄酒,一方面对爱情的忠贞,不饮有损夫妻感情,所以勉强喝下雄黄酒,最后酒醉,原形毕露,吓死许仙。后来白娘子冒死取回灵芝草,救活许仙。后人以讹传讹,认为端午节门口悬蒲剑可制煞,屋里洒上雄黄酒可以辟邪,这一习俗解放前霞浦城乡十分普遍。当年对父亲拿着雄黄酒,在屋前屋后边撒边念的情景,记忆犹新。
解放后霞浦端午节习俗,越过越像样,许多渔村不但举行龙舟竞赛,而且配合供祭妈祖娘娘,请戏公演,盛况空前。挂蒲剑的风俗,大街小巷,历历在目,吃粽过端午,更加普遍。唯用雄黄酒、洒房子、水井的举动,逐年消失,也许人们体会到,白娘子并非做孽多端的妖精,对她与许仙的爱情,表示同情。对法海的阴险手段加以驳斥。上述乃霞浦城乡欢度端午节的习俗。为了社会和谐,弘扬非物质文物遗产,国家已把端午节列为重要传统节日,列假欢度。我想赛龙舟、演节戏、吃粽子的习俗,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