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霞浦民俗 列表

畲族上水村斗笠、土笼工艺

发布:2014-02-24 20:30:30来源:霞浦摄影网

 

    霞浦县崇儒乡上水畲村,旧称“水漕垄”。因其山上有一处悬崖延伸出一块巨石,上崖常年流水直冲岩石上,就像银树花开,而岩下潭内不见水注花,仅能听到嘈嘈声,故称水漕垅。它从崇儒乘车沿盘山公路约10公里即到达上水村。该村126户,人口400多人,兰姓居住人口达98%,其间杂些雷姓,据兰氏家谱载:先祖从明崇祯年迁入叶洋境,后来繁衍生息发展成兰氏大家族,这个村历史上以农兼手工作坊,而闻名遐迩。上水、木制家具、畲族斗笠、女子上衣、凤冠、长裙、男子礼服、鞋帽等尤为突出。可惜于20世纪末随着生活方式改变,畲族对本民族生活习俗已逐渐淡化,尤其传统木制生产生活工具,部份已基本失传,实是一件遗憾之事,现就上水畲村手工制作工艺品作一叙述:

                                                       畲族斗笠

    霞浦崇儒乡上水村畲族斗笠,是介于生产、生活用品与工艺美术品之间的传统品种,这种斗笠,或称“花笠”,为畲族女子所专用。传说是“公主顶”(凤冠)演化而来的。1958年《畲族文艺调查·传统工艺美术》称:“霞浦畲族斗笠是颇有名声的,是较贵重的服饰品,做工很精细,……由于花纹细巧,形状优美,加上水红绸带、雪白的织带及各色的珠串,更加显得精巧而富有民族风格。畲族妇女都相当喜爱它。”

 

    它以村内桧岩下种植袅竹为主要原材料,这种竹生长期必须两年以上,选在冬天水分少时,砍其中间二节约80厘米长,必须材质组织细密,坚实柔韧富有弹性,破篾性能良好。辅助材料有油纸(浸涂柿浆、桐油的绵纸)、水藤(缺货时以“猫咪藤”代用)、白箬等。将煮后桐油调成红、黑两种颜色。

    这种斗笠,直径38厘米左右,窝深8厘米左右,顶高3厘米左右,重量只及普通斗笠的一半或三分之二。面层斗笠星只有0.5~0.7厘米,最细的搁不下一粒谷子。斗笠边沿扣花边三圈,少数扣大边四圈,外形美观、轻巧、精细、结实。所以长期以来霞浦、福安、福鼎、宁德、柘荣等县畲族女子所珍爱的服饰品。国内不少专著均将其推为畲族竹编艺术的代表产品,上世纪九十年代新疆、西藏民族自治区博物馆曾来霞浦畲族区征集畲族斗笠、服饰作为民族博物馆珍存。

    其主要产地在崇儒上水,崇儒新村后地等处亦少量生产。从事生产制作的,多是男性艺人,一般作为一种家庭副业,1956~1957年,上水曾成立斗笠合作社,专门生产。当时比较出色的艺人有蓝克宜(有传)、蓝家吾、蓝阿宝、蓝家怀、蓝兴松、蓝亚堂(病哑)等。至1989年这些艺人多半已辞世,健在者均年逾古稀,中青年以无人继承此艺者甚少。

    由于技艺要求较高,产量不多(每只花工4天左右),艺人稀缺,此工艺已濒临失传。

   上世纪80年代后,多作陪嫁之用,平时留得一顶,每视为珍品,仅节日歌会、走亲、访友才戴用,改着汉装者,则收为珍藏之物更少。此种斗笠工艺已失传,最老艺人兰兴佺年已68岁,目前因油纸、桐油之类无法买到,因此也无法再编此斗笠。目前省、市、县以及个人文物爱好者均有收藏3-5件斗笠作为传世文物。

                                             畲族斗笠的制作介绍
    编制畲族斗笠,最关健是选材。一定要用一种特殊的竹子——袅竹,只有这种竹子才可以用来编制畲族斗笠。
    取样、破篾、过键门、刮篾,不能有一丝马虎,因为这些程序没做好,会直接影响到后面斗笠的编制。
    畲族斗笠按其花纹分类有:笠斗燕、四路、三层檐、云头、狗牙、斗笠星几种。这些斗笠,大多为直径38厘米左右,窝深8厘米左右,顶高3厘米左右,重量只有普通斗笠的一半。 
    编制畲族斗笠过程十分复杂。总共分破篾、编制、拗沿、装镶、捆沿、装饰等阶段。 
    由于畲族斗笠花纹细巧,形状优美,加上水红绸带、白绢带及各色珠子相配,更显得巧艳。
    制作斗笠的竹篾,细的不到0.1公分,一顶斗笠上层篾条达220~240条之多,相当精细,畲族女性十分喜爱,以之为美。
    畲族斗笠或称“花笠”,为畲族女子所专用。传说是“公主顶”(凤冠)演化而来的。

                                                          土笼的制作

    土笼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广袤的农村畲汉民族用来磨稻谷家庭必须生活用具,至六十年代逐渐被碾米机器所替代,而现存土笼在农村已为数稀少,甚至大部村已绝迹。

    现就上水村老工匠兰兴专制土笼作一描述,一、先箍一园形木桶,上直径40厘米,下直径50厘米,高42厘米,内筑黄土作为土笼座。二、制作直径60厘米,高20厘米呈腰桶式,下口略小,上口略大,套入土笼座木桶中间,呈现园形槽。三、取竹篾编成直径45厘米,高20厘米篾框,框内用稻草、黄土加少许沙筑实形成饼盘,取制成长20厘米宽2.5厘米扁形竹钉,按八卦图形式排列,插入黄土饼内,但排列竹钉整体高出饼面一厘米。四、制作一个直径45厘米,上直径38厘米,高25厘米内制成园棱形状,底部嵌入同饼盘八卦竹钉,再装入下饼盘,使上下衔接并在底座凿一长方形口,插入木闩作为笼稻谷时开启口,在其对称底座安装一木臼,用时将“丁”字木架一端套入木臼内,将笼稻谷倒入棱形盘内,人站在土笼外顺时推磨倒入开启木闩使稻谷便徐徐流出木槽内,尔后筛去谷壳,倒入石臼用石槌舂……制作这一土笼必须将木匠请到家里,房东必须备有木料、毛竹、黄土、沙子以及稻草,同时要配备小工协同木匠按顺序完成这一系列工序,一架土笼必须七天工时才能完工。在旧社会百户人家月土笼户主还占不了20户,许多贫穷户主只好向富家借用。解放后家藏土笼户主视废物占场地,自然予以拆毁,因此能保留至今完好土笼弥足珍贵。

    上水村,除了从事织麻布,编斗笠,木制家具楻制扫帚之类家庭作业外,更主要全村有70%以上村民从事家庭木制生产与生活用具,其品种有箍桶、木皇桶、锅盖、脚桶、水桶、粪桶、木屐、木勺、米斗、腰桶、蒸笼、酒桶等20多个品种,根据客户所需,制作规格尺寸各异,这种家庭手工制作均以户为主独自经营,且大部分又都是半工半农,从事手工制作活动时间,约占全年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农忙季节便从事农业劳动,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匠为数甚少。这些用具制作精细外形美观、牢固耐用,小部分为毗邻村定制,大部分由商人定购批销由来已久。该村独立门户木工匠从十三世从福安叶洋迁入后即从事这一传统手工制作,至今已有三百余年,而工艺超群者村里尚有兰平灿、兰石平、兰兴灼、兰平欢等老工匠但年纪都在七八十岁之间,而其子女继承父辈工艺乃有小部分,堪称传统工匠作坊村,这些老艺人似乎都珍藏数件造型别致工艺品,作为家中藏世文物,好让客人观赏。而闻名四方八里。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