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北宋年间,杨家溪七星潭里有一只为害百姓的龙鳗精。这只怪物昼伏夜出,常常半夜三更到村中骚扰百姓、吞食牛羊家禽,并且在清晨雾气弥漫,视野模糊时刻,将唾沫糊在溪滩边的岩石上,等有村民途经此处,不小心从岩壁上滑落下来,将其吞食。话分两头,正在龙鳗精兴风作浪的时候,北宋名将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杨文广奉旨平蛮连下十八洞,率部将在杨家溪安营扎寨,听说七星潭里有只龙鳗精为害乡间,就决定降服此妖,为乡民造福。
杨文广到七星潭静候数日,不见动静,便大擂战鼓,引其出洞。但龙鳗精仍然杳无影踪。一日夜里,正当杨文广苦思引妖出洞之策的时候,帐篷外一士兵传报营外有人要献降服龙鳗精之良计。当下传见,是一玉树临风的白衣秀士。原来,这正是七星潭中龙鳗精所化,这妖精自持本领高强,自命不凡,且闻得杨文广文武双全,人人爱戴,心中甚是不服,就决定试探虚实,但又惧怕杨文广本事高过自己,因此接连数日任凭宋兵摇旗擂鼓,皆不敢轻举妄洞。彼时见杨文广愁眉不展,苦无对策,心中甚为得意,便决心戏弄于他。
杨文广见是一个秀才,心里便有几分猜疑,何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半夜会出现在荒山野岭中。但是他并不动声色。龙鳗精自认伪装的天衣无缝,一进军营就卖弄学识,天文地理,口诺悬河,侃侃而谈。杨文广也有心试他一试,就在河滩设宴款待,并趁酒兴摆开棋局,在如水月色里下起棋来。龙鳗精贪杯,误棋欲悔,观战的士兵皆讥笑之,当下恼羞成怒,弃子而起,这被丢弃的“将”字棋子,就化成了今天的棋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杨文广与龙鳗精下棋处的棋盘残局上,就少了一个“将”。这是后话,姑且不提。此妖借酒发淫威,马上现出原形,是只身长数尺的丑陋鳗精。杨文广立刻拔剑而起,力战此妖。双方在溪中斯杀的天昏地暗。龙鳗精用鳗尾将杨文广的战船劈成两半,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杨文广断船头。
彼时龙鳗精自觉不敌,忙跳入溪中借水逃遁,杨文广也是筋疲力尽,就一头枕在青龙寺顶峰的一块磐石上昏睡过去。梦中遇鬼谷子指点,告知欲破龙鳗精洞,平定南蛮十八洞,需取得龙鳗精洞对山上的一部无字天书,并参透其玄机,方能克敌制胜。不觉惊醒过来,抬眼望向对面山头,果然隐隐有金光乍泄,循迹而去,果见一岩壁上刻有破解之法,当下如醍醐灌顶,心下澄明。当年杨文广睡过的大磐石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梦台,只可惜兵书岩经过数番风雨洗礼,岩上内容已无迹可寻了。
话说杨文广参详透彻天书玄机,即回穆柯寨向其外祖父求取降龙木制成十八支降龙箭,用以制服龙鳗精。一日傍晚,久困于洞中的龙鳗精终于出洞觅食,守候多日的杨文广引弓相向,连射数箭,箭穿石壁,痕迹犹新。龙鳗精中箭激怒,飞跃出洞,与杨文广展开殊死搏斗。杨文广机智骁勇、剑劈鳗首、链捆鳗躯,终将其囚入洞中,并封上石块,堵死洞口,贴上灵符,完成平蛮大功。在鏖战中,杨文广战船沉陷于潭中,留下“文广沉船”,后人称此潭为“船潭”;部将战败惊哭留下为人讥笑的“部将哭相壁”;杨金花助战搬来的“三叠石”杨五郎助兄的“五郎送象”、佘太君搬石封住龙鳗精洞口留下的手掌印、 龙鳗精临死挣扎时尾巴横扫岩壁留下的痕迹、杨文广箭穿石壁留下的十八个洞眼等,个个神工、栩栩如生。更广为传诵的是:杨文广在杨家溪征服了龙鳗精、告成平蛮大功时,卸下贴身十八年、入肌三分而被子鲜血染透的金甲,抛进七星潭。从此,潭水终年红浊不清,于是,当地乡亲改称七星潭为“血丝潭”。据传,杨文广卸甲时许诺:若干年后,倘有一家生育十男,并娶亲十门时,用粗糠(谷壳)搓成绳子放入潭中,即可钩上金甲。后来,附近有一章姓人家,生九男一女,并招婿凑成十门亲事,一天计议用麦芽糖拌粗糠拧成一条长绳,放入潭中钩金甲。当金甲刚入出水面,十兄弟激动非常时,一小弟不禁脱口:姐夫,快拉上呀!一语露馅,金甲脱绳下坠,复沉潭中,至今仍深藏于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