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镜必备常识 各厂商镜头规格
半幅数码专用
自数码单反相机的发展至今,入门、中阶主力多放在APS-C,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幅镜头。由于APS-C影像传感器的尺寸远小于传统135全画幅,如果针对APS-C的感光范围设计镜头,在体积及各方面,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于是各厂家有了「APS-C画幅数码专用」这样的新镜头系列。
既然是APS-C画幅数码专用,除了成像圈较小,体积得以缩小之外,也会针对传感器的特性来进行结构及镀膜的设计,因此得以在成本、体积及画质上,满足大众的需求。由于成像的范围变小了,因此,APS-C画幅数码专用镜头并不建议用在135全画幅的机型,可能会发生成像范围无法涵盖整个画面的状况。
各家APS-C画幅画幅数码专用镜头的标号如下:
Nikon:DX
Canon:EF-S
Sony:DT
Sigma:DC
Tamron:Di II
Tokina:DX
Canon APS-C用镜头的标示是「EF-S」。
全画幅适用镜
最快速的确认方式,就是镜头的型号并没有小画幅的特殊标示的,大部份皆为全幅镜。各大相机厂中,Canon只要标示「EF」的都是全幅镜,Nikon未标示DX的都是全幅镜,Sony没有标示DT的也都是全幅镜。
当然,这些镜头也都适用于APS-C的机身,不过会有等效视角上的变化。
Canon全画幅镜头的标示是「EF」
Sony只要未标示DT即为全画幅镜头
数码优化
以沿用原来的135镜头系统,成像的范围是和传统135胶片是一致的,主要是改进镜组结构及镀膜技术,让它得以避开数码影像传感器的缺点,使得成像更好,这样的镜头是适用全画幅与APS-C的机身,我们称之为数码优化。不同的厂家对于数码优化(另一说法是:数码适用)镜头的标示不太一样。
Tamron全幅镜头标示则是「Di」
Tokina的全幅镜头标示是「FX」
全幅机搭配全幅镜的优势:视野
全幅镜头是专为全幅机身而设计的,当装上不同画幅的机身时,视野的范围自然有所不同,以下是我们把24mm的镜头,分别装在APS-C画幅的Canon EOS 450D及全画幅的EOS 5D机身上,所得到的实拍范围是不同的,由于APS-C画幅较小,成像范围小于全画幅的EOS 5D,因此同样的镜头得到的画面不同。
APS-C画幅拍到的画面变少,因此反而有一种「放大」的效果,这种成像大小的不同的转换,就是所谓的焦长转换率。唯有全幅机身才能真正的让全幅镜头发挥它应有的视野,不会因为画幅产生焦长被放大,或是说构图范围被缩小的情形。
全幅机配合24mm镜头拍摄的效果
APS-C机身配合24mm镜头拍摄的效果
APS-C专用镜头可否用于全画幅?
数码专用镜除了在结构及镀膜设计上,专为影像传感器来设计之外,成像的范围也配合了APS-C的画幅,缩小了成像范围。如果要用于135全画幅的相机,会不会产生问题?答案是:因镜头而异。
Canon APS-C用镜头的标示是「EF-S」。
由于光学上的特性,大部份的数码专用镜头多属于短焦段的广角镜头,当装上135全画幅机身时,在最广角端会无法涵盖整个范围,某些镜头在变焦时,成像的范围会逐渐扩大,至某一焦段后,成像的范围可以满足135全画幅。不过也有某些数码专用镜头,即使变焦至最望远端,仍是无法完全涵盖135全画幅的成像范围。
但是,Canon的EF-S这类APS-C数码专用镜,由于它的特殊设计,是完全不能装上135全画幅的机身,勉强装上的结果,很可能在使用的时候,造成机身内部结构的损坏。
这是适用于APS-C的鱼眼镜头,装置在Nikon D700全画幅机身上的拍摄效果,由于成像范围是专为APS-C画幅机身设计,所以影像四周是一片黑,无法涵盖全部的成像范围。
另一个测试是把18-135mm的APS-C标准镜头(APS-C画幅专用镜),装置在Nikon D700全画幅机身上的拍摄效果,当拍摄焦段在18mm时可以看到成像边缘的黑圈,一直到变换到135mm时,成像范围有渐渐扩大,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全画幅的成像范围。
18mm
24mm
50mm
1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