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摄影札记 列表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霞浦畲族文化之旅

发布:2016-07-27 17:51:18来源:霞浦摄影网

    每年的暑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霞浦除了以滩涂风光摄影出名之外,还有不少的人文题材与气息,比如盐田的连家船民、海上吉普赛、还有福建主要的少数民族-畲族。山东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院的八位女同学,在佳颐同学的带领下,风尘仆仆的从山东赶到霞浦,开展为期四天的社会时间活动。也许是有备而来或者说是为了完成既定的课题,同学们在行程中没有选择这季节游客集中的海浪和沙滩,而是主要围绕畲族这个主题展开调研和访谈,当然,她们手中少不了摄影和摄像的器材。根据她们的需求,我们先后安排了霞浦溪南半月里畲族古名居、霞浦崇儒上水村、宁德畲族服饰公司、盐田连家船、海上吉普赛等,最后一个上午还安排参观了霞浦博物馆。以下两篇文章是这次社会时间的同学的日志,从她们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她们的认真和霞浦畲族文化的精髓。
深入上水村,探访斗笠文化


      2016年7月16日,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探索畲族文化,发掘魅力山哈的服饰与手工工艺之美”赴福建省宁德市社会实践团来到霞浦县上水村落,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编织斗笠的采访和深入调查,成员们经过前几日的实践活动,对此次的探访活动充满了期待。
      实践队一行人跟着当地向导来到了当地编织斗笠的老师傅。林师傅当地现在仅存的几个手艺人之一,当成员们问起编织斗笠这项手艺的传承情况时,得到的答案让他们吃惊。原来,林师傅已经不是原来这项的手艺的传承人了,原先的老师傅家族下已无人传承,政府为了拯救这项手艺专门组织了三十人去学习。当然,最后也只有几人学成归来,其中就有林师傅。就在去年,那位老师傅去世了,这让人感到难过又庆幸。虽然一位老手艺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不过幸好政府已经拯救了这项手艺。林师傅告诉成员们,编织斗笠这项技术非常繁琐复杂,编制一顶就需要一周的时间。一顶成人斗笠需要耗费三百根左右细竹条,而竹条都是需要他们上山砍伐下来。因为做工精细,费,费用也因此高昂。据成员们了解,一顶斗笠在当地卖五百多人民币,在网上售价八百左右。而且在现在,斗笠除了可以销售给歌舞团作为演出工具,在其他地方也只是有很少的销量,当地人也很少有人购买。不过令人感到庆幸的是,这项手艺已经上报了当地的旅游局,今后霞浦的旅游业兴盛了,只要有游客来,当地都会让他们来了解编织斗笠的手艺和其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询问到关于以前斗笠的作用是装饰性的还是功能性的。老师傅的回答是前者,先人之前在田里农作,上山都习惯于佩戴斗笠,既能在艳阳天阻挡阳光,又能在下雨天躲避雨水,十分实用。我们又问道,是否以前每个畲族人民都会有一顶竹笠呢?老师傅回答说旧时每个人出嫁都需要买一顶的。作为畲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用具,竹笠价格却并不便宜。旧时每人平均日收入是几毛钱,而一顶制作精良的竹笠售价就要三块五。而到了现在,竹笠价格依然不菲,一顶至少要三百五人民币。而像老师傅制作的竹笠,都要五百到八百之间。为了符合时代的潮流,畲族的竹笠能在网上购买,与时俱进地扩展销路。老师傅坦言,制作一顶竹笠工序繁多,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制作,都要全部由人手工完成,机器替代不了的,都是细活。

    为了把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寻找这项工艺的接班人。让人庆幸的是,现在这项工艺会的人不少。而市领导在与其他市之间的交流,也会把竹笠作为吉祥物赠送给贵宾,增加竹笠的知名度。
    我发现畲族人民都是非常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很关心文化传承的问题。我相信只要畲族人民保持着这份热心,加上像我们这样发扬畲族文化的团体的帮助,畲族文化一定会得以传承并源远流长的!

半月思存,畲族魅力

   

    2016年7月15日,我们在向导带领下来到半月里,了解畲族民俗文化。
    上午,当我们经过半月里村时,隐约听到厚重愉悦的唢呐及歌声,随之看到花轿经过,细问后得知,我们幸运地赶上了畲族传统婚礼仪式。
    畲族婚嫁习俗颇多,从订婚到出嫁,有诸多繁复的规矩,如订婚打糍粑,出嫁前三天三夜的哭嫁等,且婚后女子的“布妮头”要改为象征妇女标志的“凤凰头”,它宣告着女子与少女时代的作别。与此同时,畲族女子出嫁时需定制凤凰装,传说凤凰装习俗的流传源于人们对始祖三公主的崇拜。
    在当下西式婚礼盛行的今天,畲族这一看似繁复落后的婚嫁习俗反而独树一帜、更显珍贵,看似陈旧墨守的背后是畲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淳朴的民风造就了畲族独特而极具魅力的人文风俗。
    中午,我们在半月里土菜馆吃了传统的农家菜,席间不时传来村民嘹亮的对歌,在这一轻松愉悦地气氛中,我们踏上了去往当地民间博物馆的进程。
    两层的博物馆内容颇多,一楼主要展示畲族工艺品,二楼主要展示畲族人民生活用品,如织布机等,另有许多畲族当地刺绣、斗笠、瓦罐、雕花等。随后我们采访了博物馆馆长雷其松,了解到半月里村一共有不到100户人家,多数姓雷,他的妻子也姓雷,当年他们在对歌的时候相识、相知、相恋。馆长还告诉我们,馆内展品都是他几十年来从周边地区收集的“老古董”,随着岁月的迁徙,不断积累而成,并保存至今,这让我们不禁对这位毅然投身畲族文化保护行列的馆长油生敬意。
    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与汉族女性婚后多在家相夫教子的习俗不同,早期整个畲族社会几乎均以女性为主体,男性反而居于次要角色。畲族的女性崇拜体现在畲族女性地位较高这一历史遗俗和人们们对女性始祖崇拜的思想观念上,畲族女性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有外出对歌及参加庆典活动的自由;没有从小被强制缠足的陋习;在传统婚俗的拜堂仪式及祭组时,女性可以不跪,而男性却不能。这些遗留下来的历史习俗充分体现了畲族女性崇拜的思想观念,这与我们所认知的重男轻女思想大相径庭。
    畲族独特的女性崇拜文化对畲族女性服饰“凤凰装”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这让我对于传说中起源于三公主的“凤凰装”充满好奇,很期待后面的行程能详细了解这种畲族独有的服饰。

相关热词搜索: